趙女士沒生在一個好時代,但凡她晚生三十年,這輩子就算不能大富大貴,也能衣食不愁。可惜就可惜在,她早生了三十年。
出生于一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趙女士從出生運氣就很不好,她誕生的時代、村落、乃至于家庭都信奉帶把的才是自家人,女孩子是給別人家養的,遲早要嫁人,也遲早是潑出去的水。
小水洼原名叫盼娣,前面還有三個姐姐,招娣、來娣什么的,不過不重要,她出生時,前面三個姐姐都被送人了。一來家庭貧困養不起,一來反正是個女娃,總之她沒見過她的姐姐。
盼娣沒有被送人不是家里富裕了,而是她母親生她時大出血,人沒了,村子周圍有嚼舌根的人說她命硬,克親人。親人送不出去,就只能當貓貓狗狗的養。
大約真的是命硬,不管怎么養盼娣都活下來了。活到不過四歲,全家死絕,村子里的人都躲著這個命硬的小姑娘走。算是被迫成為獨狼的盼娣遇到了命中的第一位貴人,在特殊年代住在牛棚里的資本家的小妾。
必須要說明的是,資本家本人并非無辜被冤枉,老頭確實有點問題,政治傾向不明。但老先生非常精明,眼瞅著時局不對,本來準備要跑,可惜沒跑掉,就迅速轉移資產,找了關系躲進交通閉塞的小村子里先蟄伏一段時間以待時機。
老頭來的村落就是盼娣的村落,這村子落后的程度,一直到九十年代村里都沒通上電。
老先生并非盼娣的貴人,她真正的貴人是同樣沒跑掉,也是想要賭一把的趙媽媽。
趙媽媽的人生可就精彩了,出生民國,幼年被賣進八大胡同,憑借一把好嗓子被媽媽養到十一歲,高價開苞有了恩客。因時局混亂輾轉多地最后在十里洋場落腳,也成了一位媽媽,業內說起這位趙媽媽可是要翹起大拇指的。
后來還是時局混亂,這片大地上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日子過不下去了,趙媽媽就想著要不從良吧。恰好碰上一位大商人要給自家女兒請個嬤嬤,趙媽媽就改頭換面又回了四九城,再度成為趙媽媽。
趙媽媽是如何憑借殘存的風韻伏小做低當上主人家院子里的趙媽媽,這事兒就不重要了,總之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故事多得是。
再后來時局再度混亂,老爺子瞅著風向不對要跑。跑之前給家里各位都安排了去處。趙媽媽本該去港島養老,哪知這一家都沒跑掉。老爺子為了坐實自己被打落深淵的名頭,除了長子他費盡心思送出去了,其他人壓根就沒管,頗有些大廈將傾讓眾人自謀生路的涼薄。
趙媽媽這一生都在研究男人的心思,她很確定老頭這破船至少還有三千釘,與其她自己跑,不如跟著老頭子,日子就算過得清苦些總歸性命無憂。自戰火里走出來的人,只要能活,日子總有辦法過下去。
性命不止無憂還憑借我這輩子就跟定了老爺的情意,趙媽媽成了老頭明面上的妻子,跟他一起去了小鄉村。
小鄉村的日子過得可一點都不清苦,住在牛棚看似是很糟糕,可他們也就在剛落腳時住了兩個月牛棚,等審查對他們的監管放松,他們很快就搬進了盼娣家。這其中有多少官商勾結也不是很重要,總歸趙媽媽多了個小丫鬟,盼娣。
順便一說,盼娣家的房子在她爸沒死時是她家的,她爸一死,堂叔說家里沒人了,她后媽也生了個女孩子,孩子被送走,后媽被趕走,房子就歸了堂叔。盼娣大了,送走也沒人要,就去牛棚混日子,牛棚被占,她也沒資格反對,就像她沒資格反對她被資本家領養一樣。
哦,對了,那時候沒有領養,叫認干親。
這認了干親,女兒的房子不就是爹媽的房子。房子有了,女兒也有了,趙媽媽的生活就又好起來了,家里家外的有個小丫鬟服侍,挺好。
好日子一長,趙媽媽就覺得這日子有點無聊,剛巧手邊有個小丫鬟,不如就當貓狗養養,養好了,未來未嘗不能給她送葬。四時八節的,好歹有人燒個紙不是,不然她去了地下,誰還惦記要給她點錢花呢。趙媽媽早年就傷了身子,一直也無兒無女,不過她兒女也挺多,一直也沒在意過這些。
招娣七歲那一年改名為哲秀,跟趙媽媽姓,當小子養,未來是要招贅的,這不得給趙媽媽留份香火么。老爺子可看不上鄉下的野草,想進他們家族譜,怕小丫頭沒那么大福氣。
小丫頭既然是當小子養得,趙媽媽就不可能用教女兒的方式教她。這要撐門立戶的女人和要依靠男人活著的女人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