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媽媽養女兒跟養兒子有什么不同也不用詳解,總歸有一條是一樣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犯錯就打,打到筋骨都軟了,也就能把人訓成狗,讓她往東不敢往西。
不巧,趙哲秀是跟著野狗混大的,那年代鄉親們自己都吃不起飯哪來的善心給她吃的,想填飽肚子,就得去爭去搶,去山林里找條活路。她要是再長十歲真能成頭狼,可她現在十歲都沒到,就是一條狗。
最初幼犬給老爺子磕頭叫爹,也是沖著能有條活路,誰管什么爹是誰,有口吃的誰都是爹。
爹都不管她,娘要管。還得站有站樣、坐有坐樣的管,最煩人的還是非得讓她認什么字。有功夫折騰那些,她不如去倉房偷點吃的。
當娘的訓兒子,照死里打,皮開肉綻都是小事。趙媽媽手上有數,這點傷,死不了人。趙哲秀心里沒數啊,圣人言倉廩實而知禮節的意思是,不能指望一個自小滿腦子都是這么喂飽肚子的獸類,懂得什么叫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趙哲秀極其厭學,打到死都沒想過要學習。當媽的被兒子大半夜的還能拖著半死不活的身體,從屋內爬出去偷吃的,也要放棄了,養不熟的狗,養了也是浪費時間。
此時,趙哲秀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她爹。
老爺子起初只是冷眼旁觀那娘倆鬧,當個樂子看,鄉下的日子那么無聊,有點樂子也不錯。可這娘倆折騰了小半年,當娘扒了兒子滿口的牙,撕下她大腿內側的兩塊肉,小丫頭十根指甲都換過一輪了也沒學會一個乖,反倒眼底的戾氣愈發陰沉,當爹的覺得有點意思了。
這條狗要是養好了,能見血吃肉的。
老爺子接過了老太太的棍棒,大資本家很會調教人,知道什么叫攻心為上。
既然打死都不學那就交換吧,你學會十個字我給你一把黃豆,學不學
趙哲秀的生存智慧還是有的,“一把黃豆是多少”
老爺子笑瞇瞇的從碟子里抓了一把,送過去,“這么多。”
那么多是多少不知道。趙哲秀不會數數,看著好像挺多,干了
為了一把黃豆野狗成了人,符合當娘說希望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了,吃得好了,黃豆管飽,偶爾還有地瓜和麥餅,骷髏頭有了人樣,當爹的發現,小丫頭眉宇間有點顏色啊。
秉持著廢物利用的想法,老爺子讓老太太也別放棄,丫頭就是丫頭教成小子多浪費,女人該會的,你還是得教。
只要有吃的,不管是女人會什么還是男人會什么,趙哲秀都學得會。
已然成人的趙哲秀十五歲了,老爺子眼瞅著時局愈發不好,決定找找關系,給老朋友送份大禮,好疏通疏通,看能不能讓他出國。
十五歲的趙哲秀就這么成了趙永熙,認了另一個爹,當周圍鄰居眼中戰友家貧養不起的女兒。
還是那句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貞潔這玩意兒在一碗豬肉燉粉條面前,什么都不算。
十五歲的趙哲秀第一次能吃肉吃到膩,十五歲的趙永熙,首次穿上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