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為差距太大,韓沐妍壓根沒想過再跟三大臺合作,哪怕來自星星的你在未來創造了現象級的爆款,她也沒那個打算。爆款是給電視臺賺錢又不是給她賺錢,再火爆也跟她沒關系啊。
順便一說,兩方差異過大的合約是姜孝信不拿同僚當回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作家的問題,制作人的回答是,有錢賺,“我不清楚姜d簽的具體分成數字,按照導演的分成比例,他應該是百分之二,頂天百分之五,不過我覺得宋景不會開那么高的價,搞不好是百分之一。我簽的是兩成,二八分,我占二,十分之二。我不用出錢投資,單國內的營收我能拿走十分之二已經是賺了。”
樸恩智驚訝了,“十分之二你賺大了”
“不是這么算的。”金恩淑則是講,“最后一公里營收很高,她公司制作,只要項目還在盈利,她就能分錢。全渠道分成哪怕只有十分之二也是很夸張的數字了。我們這項目投資不小,刨除制作費,單談國內營收沒那么夸張,主攻還是海外出口。如果她分不到出口的錢,同樣的工作時間,她完全可以再制作一部最后一公里,這么算就是她虧了。”
要這么說的話,樸恩智猶豫一瞬,看向后輩,“你是以后都不會跟三大臺合作么”
“除非我栽了大跟頭要關了公司另謀出路,需要找公司上班,那肯定首選三大臺。”韓沐妍也沒把話說死。
作家們覺得,她這跟說死了也沒區別。
正事看來是聊不下去了,樸恩智伸手叫服務生點咖啡,金恩淑則是在好奇的問后輩,宋景那么苛刻的條件,她為什么簽約。
韓沐妍沒什么不能說得,項目都以播到第九集了,什么都能說,“我沖著您簽約的,您的項目很受那邊市場的歡迎,這項目會爆的概率很大。”
“只是這樣”金恩淑不解,“這跟賭博有什么區別”
“做項目本來就是在賭啊,哪有一定能成的呢。”韓沐妍笑道,“這就是我當初要簽下男一經紀約的原因,我沒辦法分到項目的營收就只能劍走偏鋒。如果項目爆了,李明浩在那邊的市場身價會漲到一個很夸張的數字,那邊即不是導演中心制,也不是作家中心制,是演員中心制。”
作家們齊齊扭頭盯上她,什么玩意兒
“早些年他們也很在意制作團隊的力量,好的作家好的導演就是能出好作品。但他們市場太大了,十幾億的市場體量,大到只要找到大眾接受度高的作品,有名的小說,本身就能吸引一波潛在觀眾。劇本由小說改編,大體框架就有了,找一個不算爛的導演,虧損的概率很低。”
制作人跟作家聊的全是生意,不談創作,“片商都是做買賣的,我們這些做買賣的打好地基壓低虧損的可能后,就只會關注怎么能賺得更多。請來有名的演員就是能賺得更多的方法,演員越出名越容易拉倒投資,最有名氣的那一波演員只要能搶到他們的檔期,先期就能賺回制作費。”
“等劇能播了,廣告還能再收一筆。他們的制作環境很寬松,我是說對待廣告的限制上。國內有放送通信委員會盯著,要是在劇里貼太多廣告會被警告。那邊不是,那邊廣告隨便插,本身又是制作完成過審核才能播的機制。品牌方沒看到劇的成品之前,只能信任演員的知名度,以此判斷要不要投廣告,投多少。”
“越有名的演員,在劇播出前劇方造勢時,就有越多的品牌方相信劇會火。如果劇火了,廣告費水漲船高,之后還有周邊開發,那就是大爆。要是劇不行,有名的演員也能保證劇方靠拍攝前已經簽下的廣告回本。本錢能收回來全靠演員的粉絲體量撐著,有這種知名度的演員,只要劇方能簽下來,怎么算都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