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在開會時,姜南柯滿臉疑惑,他們作為主辦方不打擊黃牛就算了還支援黃牛
“你如果拿固定演出費,那你確實應該打擊黃牛,那損失的是你的利益。但你加入分賬,我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打擊黃牛損失的就是我們的利益。”社長笑瞇瞇的給小朋友科普,所有商業行為本質上都是圖財。
演唱會的票價是有一個大眾默認的標準的,一線歌手也好,超一線的歌手也罷,都不可能真的把票價叫上天,上面還有物價局呢,人家沒死,會限制的。再說真把票價叫成天價,對歌手本人的聲譽也不好,顯得吃相很難看。
為此,普通演唱會的票價格都不算高,當然內場的搖滾區會更貴點,也是在一個范圍內,不會貴到夸張的地步。但主辦方不可能有錢不賺啊,票價明明可以抬的更高,為什么要壓低價格呢。
此時一個既能當白蓮花又能賺錢的方法就出現了,主辦方把票給黃牛,雙方談好分賬比例,黃牛賣出去的高價票是要帶主辦方分錢的。請注意,這里的黃牛不是指某個人,而是一種專門負責承接票務銷售的組織,人家是有專業公司的,甚至有的公司本身的業務就承接各種商業演出的舉辦。
而當市面上買不到票的粉絲哭天搶地的想找票,就只能去找黃牛買高價票,進而怒罵黃牛不做人時。主辦方就可以媒體面前做一朵盛世白蓮,我們也支持打擊黃牛,不然我們也虧,我們賣出去的票可是沒有加價的,黃牛才不是人,我們很無辜
就這么一到手,主辦方算是另類的站著把錢賺了。
這其中,如果姜南柯只是個拿固定演出費的藝人,那她是吃虧的,她的演出費是按照賣出去多少票,票價又是多少給的。常規票價算,她怎么可能不吃虧呢。但就像老道的商人所說,我們是一國的,那就是大家一起賺錢,這樣你也能賺得盆滿缽滿,有什么不好呢
商人還專門跟小朋友講,我是拿你當自己人才說的,“其實簽分成內部能操作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我就是按照常規票價給你分成,私下怎么做你又不知道,到底還是你吃虧。哪怕你想查賬,我們的賬目也是沒問題的,這行的水深得很,你以后碰到外人可得留個心眼。”最好只跟我們公司合作。
姜南柯對這幫人均八百個心眼子的商人都不知道要說什么,在消化完水很深的科普后,提出意見,“別人的演唱會我不管,我的演唱會能不能不要這么搞孩子們從去年就期待我什么時候能開演唱會,我拖拖拉拉都要兩年了才開場,還讓他們買高價票”
商人失笑,“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難道要虧錢開演唱會嗎我們也是要賺錢的,如果我都賺不到我應得的錢,那我為什么要承辦這場演唱會呢”
姜南柯沉默片刻,“不然我的分成不要就”
“別說孩子話,你的分成不要,然后呢”大叔勸小朋友理智一點,在商言商,“你可以這一場分成不要,難道以后每一場分成都不要嗎還是你就開這一場演唱會以后不開了那不是一筆小數目,隨著你的演唱會越開約多,數目就更不會小。”
“你可以為了粉絲打一天的白工,你打不來一輩子的白工。即便你再這么向往舞臺,你為演唱會投入的時間、精力,要是一點回報都看不見,時間一長,你遲早會對開演唱會沒興趣。”
“我就算你視金錢如糞土,就為了回報粉絲對你的愛,根本不在乎賺不賺錢,我們也是要賺錢的。按照萬人場次的體量,就固定常規票價,你分到的錢根本無法打平我們損失的錢。那我們只會合作這一次,當我給你這個面子,可你在這個圈子找不到任何愿意再跟你合作的人了。”
“你如果真有這份心,別從票務的渠道入手,可以給買票的粉絲們很多免費的周邊。我相信你的粉絲們比起底價買票,寧愿收獲更多你的簽名、照片、和獨一無二的演唱會周邊,那才是他們想要的。”
大叔溫聲細語的勸告小朋友,“我跟你說了內情你覺得對你的粉絲不好,可實際上不知道內情的人并不覺得這個做法有什么問題。對于那些搶不到票卻愿意花大價錢買票的粉絲們來說,多付的錢對他們而言沒什么,這是為夢想買單不是么。而真正付不起的錢的粉絲,是不會去買高價票的,這本身就篩選了一部分人。”
“這件事你換個角度考慮,我們都是贏家。沒錢的拼運氣搶票,又不是一張票都不賣。有錢的花錢買票,還不用費勁跟別人搶,你情我愿。而我們能賺到更多錢,你能開更多的演唱會,大舞臺就需要高昂的投入,這些都需要錢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