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陛下有意為女子科舉張目,偏有女郎爭氣,卻是勝過郎君許多,眼見五戰五勝,只怕皇上心中已將狀元之名許之。”吏部尚書秦贊朝著幾位同僚笑了笑,“一甲三名既是皇上欽定,吾等自當遵從。”
刑部尚書秦廷頷首“既然之前關關允過,何以在殿試阻撓”
他說完了,話聲跟著一轉“殿試答卷只糊名不謄錄,卻不知筆跡可好認也。”
禮部尚書何本出聽他倆一唱一和,嘴角兒不由抽了抽“本屆考生的筆記規范得若出一轍也。”
可不是若出一轍個個兒寫的都和印刷出來的一樣。
想到這兒,他不由琢磨,好像前兩三屆的考生也不這樣啊
似乎不知從何時起,學子中間就傳出了“字跡庶民權貴同,記號對比無所從”的口號。
就是因為這個口號,禮部受皇帝旨意出臺規則,要求卷面必要干凈,字跡不需有個人特色。
但凡卷面出現墨點、褶皺等情況,字跡筆劃非橫平豎直者,一概黜落不與謄錄;只要核實官發現有違規收錄者,所有閱卷官一起連坐。
因著這個規定,所有試卷面對的第一輪兒篩選,就是眾考官睽睽之下,先將違規考卷全部黜落,而后全部簽名認同,再開始內容的篩選。
想到這兒,禮部尚書何本出不禁又嘆“連奪五元的女郎筆記太沒特色了,隨意拿一本印刷的書籍出來,都能對的上,便是把她的卷子拿給之前給她閱卷的大人瞧,只怕也認不出來啊”
他記得這個女郎在京都紈绔里名聲顯赫,是個張揚的主兒,怎么考個試竟然謹慎到這般地步
不過也好,這樣也幫他躲開幾個閣老的問責。
這樣想著,一時之間他竟不知是該感謝提出筆跡加強規范的人,還是感謝這個小女郎的板正了。
“阿嚏阿嚏”剛進了花園的涼亭,盛苑就連打了兩個噴嚏。
“可是著涼了”安嶼連忙詢問。
盛苑搖搖頭“那倒不是,我感覺好像是有人嘀咕我,還嘀咕了兩遍”
“許是兩個人依次嘀咕你呢”一旁捧著書的盧晟,笑呵呵的打趣。
“那就不曉得哩”盛苑聳聳肩,不以為意。
不過她不在乎,安嶼和盧晟卻不敢小覷,倆人推著她就往前院而去,怎么著也要府醫把脈瞧瞧再說。
“”剛從屋子里出來的盛苑頓時就懵了,她滿臉拒絕的嚷嚷著,“要不要這樣夸張啊”
rg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