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隊才于安城侯府所在的朱雀街露頭,花車尚不見蹤影,安城侯府安排好的鞭炮就已經點燃了。
震耳欲聾的炮仗聲連成片,大紅色的鞭炮屑漫天飛,饒是附近府邸后院兒的女眷,也能聽到動靜。
“新人進門過竹橋,清貴平安暮朝朝”花車在大門口前停下,喜娘笑著唱聲,引導盛苑安嶼進行接下來的活動。
其實,按照京都普遍流行的程序,在新郎完成射箭和踢轎門后,新娘子需要跨過火盆才能進府門的。
雖說現在京都大戶人家的婚禮都是這樣辦的,可大多數人家都不會考據這樣做的原由,不管是裝傻、還是真傻,或者出于體面人的體面,反正沒誰會大喇喇說這是對進門婦人的打壓和蔑視。
當然,盛苑這個杠精大概是個個例。
定婚禮流程時,她第一件事兒,就是把跨火盆這個程序取消,用她的話說“新娘子婚禮前一兩年就鮮少出門了,出嫁前數月更是閉不出戶,哪里需要跨火盆不過是刻意把新娘子出嫁前和出嫁后的日子做了割裂
哼,這旁人我暫時管他不了反正姑奶奶我是不答應的本姑奶奶福氣大著呢誰娶誰占大便宜對不,嶼哥兒
規矩舊例笑話要是按著規矩舊例,還能有女郎科舉,盛苑做官啊”
她這邊兒振振有詞,安嶼那邊兒則連連點頭,對于盛苑的要求根本是無有不應,到最后,喜娘那里接到的程序,就換成了新郎新娘倆人攜手走過臨時搭起的竹橋。
竹子么,屬于歲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的交集,自來代表著頑強不屈的生命力和虛若懷谷的高風亮節,是稱贊文人的極佳比喻,放在盛苑這個朝廷官員的婚禮上,自然格外合適。
用竹橋取代火盆后,都不用盛苑多說,安嶼自己就把射箭環節取消了。
他早就想好不要這項了,以他對苑姐兒的了解,他若敢讓箭矢從她跟前兒飛過,她就能做出當場蒙眼連射親夫
為免驚嚇賓客,他還是不要挑戰為好。
盛苑和安嶼在花車停下前,就把糖紙和吃空了的紙袋塞到竹筐,倆人不約而同拍了拍身上不存在的糖渣,對視一眼,一起無聲地嘿嘿而笑。
這過了竹橋,就是大紅織毯鋪成的通往正院的大道。
“這是波斯出的毯子吧”盛苑瞧著眼熟,之前會同館和市舶司剛過手了一大批外國貢品,其中有一樣就是這種顏色鮮亮、樣式奢華的織毯。
“對啊,不過不是外國進獻的貢品。”安嶼笑彎著眼,說,“咱家的船隊回來時特意繞道波斯,專門兒買來用的。”
“哦。”盛苑點點頭,對于這種于賓客看來極為奢侈的舉動絲毫不以為意。
“我聽說安國公府那邊兒都過來了”盛苑進了安城侯府才想起小遙剛剛小聲說的事兒,扯了扯倆人牽著的大紅綢,“那位老太太該不會搞事兒吧”
對于安國公府的老夫人,盛苑見的次數很少,所以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位老太太曾把她爹嚇暈了。
“放心,我早就給他們另開宴席了,咱府上今兒就是咱倆的好友同窗和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