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來,這次意志力比上次強了許多的周廩尚且沒松口說什么,反倒是家里兩位心疼孩子的老人背著小孫子都眼圈通紅。
風輕云淡過后,想到自己昨天好像身上被小螞蟻爬一樣的艱難,周廩繼續重申“楸楸,我會和你一起去幼兒園的。”
像是在告訴唐楸,也像是在給自己打氣。
以周廩為例,治療中心的大部分孩子在適當的干預治療下,最好的預期結果就是都可以像是普通人一樣生活。所以這些孩子才被分到了一起。
但最好的預期結果到底只是最好的預期結果,其中施行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尤其是現在c國這方面還都在摸索發展階段。
但毫無疑問,其中一大比較顯著的困難,就是孩子們本身的不配合。
在之前,周廩的不配合表現為發脾氣。
咨詢中心里的其他孩子則是無視。
他們把外界所有人都當成了一個個的木頭人,不回應,也不注視。
有時候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們都覺得,這些孩子們才是真正的無欲無求。
有時候連不小心餓肚子都是餓極了才會稍微有點反應。
而現在,他們似乎有了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雖然只是剛剛萌芽,但顯然,這些孩子們是享受著這樣的感覺的。
他們并不是有意的無視,只是許多常人能感覺到的東西,他們都不知道罷了。
這邊周廩表完決心,那邊一直安靜著的其他孩子也湊了過來。
小男孩白輝使勁兒的抓緊了自己手中的玩具鏟子,看向唐楸,語氣一字一頓“一加一,等于二。”
“楸楸,你問我,好不好”男孩看起來比唐楸年紀還要稍微大一些,但語言表達反而比唐楸還要更生疏些。
一字一句都仿佛用了極大的力氣。
與健談的周廩的困境不同,剩下的白輝這些孩子,他們要克服的最大困難就是要回應他人。
畢竟幼兒園方面可以接受自家的新生中有一部分的小朋友比較靦腆少說話,但卻不太可能能接受連被老師詢問到時都一點反應都沒有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會讓老師無從下手,也不知道該怎么照顧。
所以現在同樣在練習起來了的白輝就是想要讓面前的小家伙模仿老師,然后問他問題。
唐楸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點頭,問“小輝,一加一等于幾啊”
當面對楸楸時,白輝的狀態顯然沒有那么緊繃了,他用在自己看來很高的音量回答道“等于二”
白輝被問完,心滿意足的走開了。然后小家伙一抬頭,就發現面前又湊過來了三個小伙伴。
迎著小伙伴們的視線,小家伙福至心靈“二加二等于幾呀”
“等于四。”一個叫做囡囡的小女孩低聲道。
緊接著剩下兩個孩子也答了出來。
這些孩子們答出來后看起來也沒有特別高興,因為他們自己也知道,是因為問的是楸楸,所以他們才回答了。
于是接下來,只見小小的院子里,幾個孩子們辛苦的相互提問著。
有時候問著問著,提問和回答問題的人就都開始走神。走到半路,又皺著眉頭使勁兒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來。
這樣的過程在普通孩子那里是很簡單的事情,但白輝他們做來,卻出了一身的汗。
趙桉一直坐在那里看著,耳邊是那些孩子們絮絮叨叨的
“一加一等于幾”
“二加二等于四。”
很笨的問題,可看著他們臉上冒出來的細小汗珠,趙桉第一次覺得與這樣的笨小孩相處,沒有那么難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