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父親會愿意通奸賣國、協助敵國,來換取軍權的穩定”
“你太不了解你父親了。”
“長樂,你機關算盡太聰明,卻還是低估了人性。”
芒安石說罷,直起身子,將三封信甩在了水長樂跟前。
第一封信便是水大將軍的手書,內里還附贈著前些日子,水長樂送出的信件。信件中寫清楚了這次他和洛清澄的計劃。
水大將軍在給皇帝的信件中表示,他未料到小兒子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因而將全情告知,由皇帝定奪。同時表示他對北齊國忠心不二,只愿北齊國泰民安,會將軍權歸集于圣上,由圣上差遣。
第二封信則是洛清澄的哥哥洛昭和的書信。書信中也夾雜著一封洛清澄書寫的計劃。
洛昭和在給皇帝的信件中表示,沒料到妹妹嫁來北齊非但不能安分守己,還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洛家愧對北齊。此番南瀟內亂,愿等南瀟平定之后,與北齊結百年之好。至于洛清澄,則一切遵照北齊律法處分,南瀟國絕不以此做文章。
第三封信來自顧安的父親,已經在山中養老度日的顧寧國。
書信中夾雜著顧安寄給顧寧國的信件。
顧安的信件中只說朝堂壓抑,山高海闊想去走走,并未提到要和洛昭儀私奔。想來也是清楚自己老古董父親根本不可能接受,即便父子一場,也會反手彈劾。
然而知子莫若父,顧寧國很清楚顧安的脾性,不可能無緣無故辭官。可他遠離朝堂已久,不便干政,索性將信件寄予皇帝,供其判斷。
芒安石看著水長樂“皇后可還有什么話要說。”
水長樂的臉一片慘白,烈日暴曬下,汗珠從鬢角密密而下,像祭臺上燃燒的白蠟。
“長樂無話可說。”
芒安石盯著水長樂,想從他臉上發現點什么,想他辯解,想他掙扎,卻什么也沒有,所有情緒都像墜入深淵,徒留一片空白。
芒安石冷笑一聲,從身上抽出一張紙頁。
“皇后可還記得,曾給朕講過鄭桓公挑撥離間的故事朕最初收到信件時,是一個字都不相信的,權當搬弄是非。直到朕在皇后的書桌中發現了這個劇本。”
芒安石手中的紙頁,正出自于水長樂所書。
那日芒安石起了個大早,想到水長樂昨夜收拾桌面時,特地將幾張紙頁夾進書中,便隨手翻開看了眼。
紙頁上的確是個劇本,可劇本的內容,與水將軍和洛昭和寄回的“挑撥離間信”相差無幾。
那一刻,芒安石便意識到,認為其是“挑撥離間”,或許是他“一廂情愿”。
“朕一直希望一切都沒發生,信上紙上全是荒唐言。沒想到,是朕低估了皇后的野心和殘忍,高估了皇后對朕的愛。”
水長樂仍舊沉默,不言不語。
“來人,將水長樂囚禁于坤寧宮內,禁止任何人探視。顧安和洛昭儀打入死牢,擇日提審。”芒安石冰冷道。
在場雅雀無聲,無人敢提出質疑。
水長樂被侍衛“護送回宮”時,依舊不卑不亢,步伐平穩地邁入車廂。
透過車簾縫隙,他看到被抬走的洛清澄棺木和被押送的顧安,又看了眼天上凌亂的流云,嘴角微微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