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琉哈氏是覺得有錢使得鬼推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沒有誰會跟錢過不去,尤其云貴被圍多時,很多做買賣的出不來,連帶周邊那些專門送貨的擔夫,趕車的車夫都沒了生計。
這都是普通百姓,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沒有收入,一家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如果冒點險就能送青花料出來,換些銀錢,他們自然是樂意的。
不要小看這些百姓,他們平日跟雜草一樣不起眼,卻最是充滿韌性,無論如何都會盡力掙出一條活路來。
康熙卻比萬琉哈氏想得更多,云貴久攻不下,就是因為易守難攻。
山多,山路崎嶇復雜,給將士們帶來極大的麻煩。
攻不下,只能圍,卻得熬著,也不知道要熬多久。
如果能跟里頭的人來個里應外合,那就不一樣了。
有人愿意送青花料出來,接觸后會不會愿意帶路,甚至愿意從里面配合
百姓不愿意出頭,是為了一家老小,如果給了他們承諾,只要拿下叛軍,云貴就能恢復跟以往一樣,甚至能免稅三年。
能恢復到以往平靜的日子,百姓想必很難拒絕。
青花料這個,真是個相當不錯的突破之處。
讓人假扮商人去接觸百姓,也不會引來太大的注意。
之前康熙曾想過用偽裝商人進云貴之地的法子,卻總缺了一點。
一個商人千里迢迢跑去云貴,要是沒想采買當地才有的東西,那就太可疑了。
幾個心腹大臣也給了不少建議,都被康熙一一否定了。
他都能懷疑的,云貴那邊自然也會,要萬無一失才行。
不然打草驚蛇,下一回再用這個法子就不行了。
康熙越想越是覺得可行,唇邊的笑意越發深了,再次喃喃重復道“確實是個好辦法,若是成了,你這是大功一件了"
萬琉哈氏聽得滿臉茫然,她剛才說的是買青花料吧,怎么就成功勞了
她一頭霧水的樣子,讓康熙哈哈大笑,伸手摸了摸萬琉哈氏的臉頰道∶“好了,朕要召群臣商議,回頭成了,多少青花料都讓人給你送來"
李德全一聽,早就派腿腳利索的太監去請幾位內閣重臣去御書房商議了。
索額圖和明珠早朝的時候站在最前面,走的時候也是最早走的。
所以李德全派人趕到的時候,他們的馬車都到家門口了。
真是過家門不能入,兩人只能讓馬車掉頭回去。
其余幾位大臣正埋頭苦干編號的事,李光地也被戶部尚書拉著不讓走,過來幫忙。
李光地在回京的路上聽說編號的事,如今細一聽,只覺得是個極好的法子。
探子想隨意混進來是不可能的,哪怕將領想讓自家人冒名頂替也很難,吃空餉那就更不容易了。
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也不知道哪個鬼才想出來的辦法。
戶部尚書看著四周無人,跟李光地關系還算不錯,就小聲告訴他道∶“聽聞是宮里那位定嬪娘娘想出來的。”
當然,戶部尚書更覺得是定嬪說了什么,叫康熙靈光一閃想到用阿拉伯數字。
不過康熙是個厚道人,也沒居功,對外只說是定嬪建議的了,實在是很寵這位娘娘了,給她帶來了極好的名聲。
李光地對這位定嬪很陌生,但是戶部尚書提到她的親阿瑪,立刻就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