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潤說得坦坦蕩蕩的,康熙也沒為難他,大手一揮就準了。
康熙派人安排了護衛,讓林潤事不宜遲,明天就出發。
林潤巴不得今天就能出發,麻溜行禮后就回去收拾了。
像他這樣經常走南跑北做買賣的商人,在京城呆著的時間就不長,倒是也不大惹人懷疑。
林潤得了康熙的密令,對外還是用的那一套理由,就是林老夫人大壽。
也是巧,林老夫人正是明年春天的時候大壽,更叫人不會懷疑了。
當然這是用來糊弄外行人的,同行們可不好忽悠。
林潤就私下隱晦暗示宮里娘娘對如今的青花瓷顏色不太滿意,內務府就讓他這個負責青花瓷的皇商往外走走,看有沒合適的青花料送進宮。
言下之意,要是找到,那是大大的有賞。
商人逐利,同行們自然不會懷疑林潤特地山長水遠跑去云貴找青花料是吃飽了沒事干,反而羨慕他有門路,如今得了這差事只怕要賺大發了。
康熙派去的侍衛偽裝成鏢局的護衛,林潤只說是外地的鏢局,也沒人細究此事,第二天就浩蕩蕩出發了。
他這邊表面找青花料,實際上找人里應外合的事解決了。
康熙龍心大悅,大手一揮就讓翰林院第二批書送到重華宮來。
多得萬琉哈氏愛看書,給他解決了多少問題
只賞幾箱書,康熙都感覺自己有點吝嗇了。
他讓李德全打開私庫,拿著單子看了看,最后挑了一盒子上等珍珠,一對金步搖,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寶,另外還有一小箱子的皮子。
這皮子看著不多,卻是康熙之前圍獵的時候親自獵下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最好的幾塊皮子自然是給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其余的陸續賞賜出去卻不多,余下的都在這里了,全一股腦送去給萬琉哈氏了。
李德全帶著賞賜浩浩蕩蕩去重華宮,不到一刻鐘,后宮所有人都知道萬琉哈氏又得了康熙的賞賜,一個個都有點坐不住,恨不能豎起耳朵跑去重華宮聽聽,這回定嬪又立了什么功勞,或者如何叫康熙如此高興。
畢竟幾年征戰,國庫越發空虛,后宮的太皇太后都帶頭要節儉。
后宮的嬪妃們哪怕娘家有錢,手頭不緊,也不敢炫富,一個比一個穿得樸素內斂,頭上的金簪子都不敢多帶兩支,就怕太皇太后見她們穿得花枝招展的要不高興。
皇祖母帶頭要節儉,康熙自個也不能太奢侈,就連這幾年賞給嬪妃的東西也不會特別多。
這回萬琉哈氏的賞賜一下子好幾樣,就叫不少嬪妃側目了。
有人心里嘀咕,覺得太皇太后要知道,肯定會覺得萬琉哈氏不安分,這是讓皇上打破之前的規矩,叫太皇太后的節儉成了笑話呢
康熙也想到這一點,讓李德全過去重華宮,他則是直接去了慈寧宮,親自跟太皇太后提起此事來。
從別人嘴里添油加醋聽來的,倒不如他親自來告知。
太皇太后揮退了宮人,只留下蘇麻喇姑在身邊,細細聽完康熙說的,微微點頭道∶“定嬪既是幫上了皇上的大忙,就很該賞才是。”
尤其這解決的都不是小事,不賞萬琉哈氏實在說不過去。
而且太皇太后很清楚這個孫子的性情,康熙還是很有分寸的。
云貴那邊的事情還沒成,康熙才賞了這些。
要是成了,萬琉哈氏恐怕在嬪位都呆不久,妃位都能預定上了。
不過康熙的意思是壓一壓,明年不急,后年再大封也不遲,免得有心人把這兩件事聯系起來,對萬琉哈氏有些不利。
叛軍要是漏掉了那么幾只老鼠,他們翻不起什么風浪來,但對付萬琉哈氏的家里人確實綽有余,實在沒必要連累她。
太皇太后微微頷首道“皇上很是周到,不必擔心后宮會有人傳出不好的消息來,我也會讓人盯著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