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下滿意地微微頷首,他看向萬琉哈氏。
之前自己覺得多個人談論算數,還是相當精通之人,著實不錯。
但是次數多了,發現萬琉哈氏對算數的興趣和注意比對自己還多,康熙心里就有點不得勁了。
他這兩天每次來,萬琉哈氏都問自己后續的想法,要繼續寫這本書。
好像康熙過來,就是為了讓她幫忙寫完這本書一樣。
他原本覺得萬琉哈氏這樣聰慧,只在后宮中難免有些寂寞無聊,有些事能忙活一下也不錯。
哪知道她轉眼就沉浸其中,眼里除了算數就快沒有自己了。
康熙又看萬琉哈氏用毛筆久了,指頭都紅了,更是怕她累著,拉著她的手就沒放下。
兩人坐在同一邊,玩平日的圍棋就不太合適。
萬琉哈氏看康熙懶洋洋的樣子,完全沒有挪動的意思,于是就問道“皇上,不如來下五子棋”
相傳這五子棋還是四千多年前的堯帝時期,比圍棋還要早一些。
不管真假,民間早就有五子棋,也傳到宮里來。
因為簡單容易上手,會下圍棋的人基本上都知道。
康熙也不意外,點點頭算是同意了,他拿起了黑子,萬琉哈氏就執白子,兩人就下起了五子棋。
這個沒有圍棋費神,他們一口氣下了好幾盤,萬琉哈氏也沒感覺多累人。
康熙顯然是打定主意不讓她累著,別說繼續寫書,看書也不行,就在他身邊坐著幫忙。
索性李德全讓人抬了折子過來,康熙就讓萬琉哈氏幫著分門別類。
太監都是不識字的,李德全也不例外,他不可能幫著康熙分開折子。
當然內閣大臣已經把一些不重要,基本上只需要總結幾句,寫成單子給康熙過目,叫他看一眼知道就足夠了。
特別重要的,早就在養心殿那邊被康熙處理好了。
如今送來的大多是一些請安的折子,沒什么重要內容。
雖然沒什么緊要事,各地官員還是會給康熙寫折子請安,或是寫寫那邊的風土人情,或是說說當地的趣事,反正隱晦說自己多努力,當地的百姓過得有多好等等。
這些康熙就是空閑的時候看看,從芝麻小事里尋點樂趣。
當然,這小事里面可能也藏著別的東西,叫他能夠看出來,所以康熙一直沒有取消這個請安的折子。
他說是讓萬琉哈氏分門別類,其實也是給她找點事做,再跟康熙聊上兩句。
康熙感覺有趣的,也會跟她說說。
比如江南總督上的折子,說是一個福建的商人帶來一個紅色的土疙瘩,長得很丑說是能吃的。
吃完后卻十分不雅,雖說土疙瘩的味道還可以,著實叫人尷尬,江南總督只好婉拒了。
萬琉哈氏一看,仔細看了這位江南總督折子里形容的土疙瘩,不由一怔這不是紅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