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陳家人激動壞了,小心翼翼捧著牌匾,恨不能立刻送回老家,供奉在祖先面前。
他們這么多年來的努力,終于有了結果,也得讓祖先看看,一起高興才行
對于耕種紅薯,自然陳家人更為清楚。
他們每代人都要親自耕種年,這才能天南地北出去推廣紅薯。
不然他們一知半解的,出去真讓人收下,卻說不出怎么耕種,怎么才能種得更好,產量更多,那就違背了初衷。
所以康熙賞賜完,就讓侍衛把陳家人打包去皇莊,圈了一百畝地給他們種紅薯。
當然冬天并不是適合紅薯種植的時分,京城的天氣還那么冷,種下去就要凍死了,得來年春才合適。
康熙派了差事,陳家人也得準備一二。
陳家到京城來的人手太少,分批去各地,如今是召集其他人盡快到京城來碰頭。
陳家在京城自是買不起府邸,康熙大手一揮把皇莊附近一座三進的宅子賜給了他們。
人多的話住進去也可以,離皇莊近,種植紅薯的時候來回走也方便。
除了各地的陳家人趕過來需要時間,再就是紅薯得從福建再運送一批來。
送的數量大,路途遙遠,時間就長了。
正好陳家人安置下來,等送紅薯的人到了,再一起過個年,高興高興,也差不多是適合耕種的時候。
膳食只用紅薯自是不可能的,康熙嘗了嘗,就沒讓萬琉哈氏用這個。
畢竟紅薯這個對脾胃弱的人顯然不太友好,要是實在沒吃的,那只能吃這個。
萬琉哈氏就沒這個必要了,吃御膳房做的不香嗎
御膳房的吃食,味道一如既往的好,今兒還送來一碗筍干老鴨湯。
鴨肉性寒,添上筍干正好,畢竟竹筍是滋陰補血的。
一看就是專門給定嬪準備的,之前萬琉哈氏喝雞湯多了,聞著味兒就受不了。
于是雞湯就撤掉了,但是今兒康熙一把脈,發現她還是體虛。
他都不需要親自吩咐,李德全這個人精就去跟御膳房交代了,不要雞湯,要別的,能讓定嬪能喝下去又滋補的湯水。
御膳房直接跑去太醫院,找剛才把脈的兩位御醫纏著問了一通,最后定下了竹筍老鴨湯。
如今竹筍自然是沒有新鮮的,筍干卻是有,作用也是一樣,鮮味更是差不多。
萬琉哈氏喝完一碗湯,感覺渾身暖洋洋的。
等她吃過飯,更是困得眼睛都快睜不開了。
因著明兒就要去西大營看比試,康熙也沒鬧她,兩人分別洗漱之后,他只摟著萬琉哈氏就睡下了。
天公作美,早上起來的時候是個大晴天。
萬琉哈氏被金桂和清霞伺候著換好衣服,就準備跟著康熙出發了。
康熙看一眼卻吩咐道“朕記得庫房里有一件兔毛披風,拿過來給定嬪穿上。”
這才是初冬,萬琉哈氏覺得穿毛披風還是有點早了。
不過康熙開了口,她自然沒敢反對。
很快兔毛
披風就給送了來,毛茸茸的摸在手里特別舒服,金桂給萬琉哈氏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