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爾弼和王談把關過,再有康熙親自把關,顧凝宸這本書自然萬無一失。
顧凝宸后來從拖爾弼那邊才得知此事,也沒料到康熙如此上心。
不過對她的事,康熙就很少不上心了。
江南幾家印刷工坊加入進來,算數書的印刷量就上去了。
在江南一帶賣得飛快,只是幾家工坊更大,又早有準備,擴大了工坊還招來更多人手,印量節節攀升,甚至還能稍微送一部分去京城來賣。
這讓京城三家印刷工坊很不是滋味,也卯著勁拼命印刷,怎么都不能被比下去。
他們你追我趕,印刷量更大了,買到的人就更多。
甚至還有托友人幫買然后寄過去的,不過書哪怕印得多,買的人更多,很多都買不到。
拖爾弼之前跟天南地北的友人借書,一看印刷量上來了,也就趕緊買下不少,給那些曾經給他借書的人寄過去。
他也不好落下一人,還特地做了個單子,按照單子來寄。
這一算,拖爾弼才發現不得了,他曾經借過書的友人何其多,幾頁紙的名單都寫不下。
他頓時又覺得這些友人極好,那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珍貴的書借給自己。
如今拖爾弼自認女兒添補的算數書十分出色,自然要跟友人們分享。
連帶題冊他也一并買了,每人送上一套。
拖爾弼手頭沒以前那么緊了,還直接跟印刷工坊買書,買的又多,工坊就給打兩個折,算下來要便宜一點,然后一批批送出去。
不少友人托人買書沒買到,沒料到竟然收到拖爾弼寄過來的書,頓時感慨這書癡果真值得結交。
之前借過書的友人,不少得知拖爾弼的女兒得了圣心,自己也平步青云,如今都做到正二品的內務府管事大臣,未必還跟以前一樣。
哪想到拖爾弼不但跟以往一樣,這得到什么好書,立刻就給曾經借過書給他的人分享了。
他們稍微一打聽,從品級高的大臣,到品級低的芝麻小官,只要借過書,拖爾弼都一視同仁。
每人都是一套兩本,一本是不疑先生的算數入門,一本是王談的題冊。
他們自個看也行,給家中啟蒙的孩子看亦可以。
不少人直接寫信來感謝拖爾弼,他摸著胡子十分高興。
王夫人聽說后,對王談說道“拖爾弼大人真是個念舊重情的,那么多書,一套價錢不多,加起來就不算小了。”
這還沒加上寄送的費用,雖然用了驛站,稍微比派人特地送去要便宜一點,但是加起來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王談笑笑,他沒跟自家夫人提起,拖爾弼這費心送書,一來當然是感激友人當初愿意把自家的孤本借給他謄抄。
二來嘛,他這必然也是在炫耀自家女兒的書
哪怕未必有人知道,但是不妨礙拖爾弼想讓所有人都看看定貴妃寫的書了
康熙聽說這事也跟顧凝宸提起,好笑道“難得拖爾弼這次大方,朕稍微算了算,他這至少送出去小幾百本書了。”
她聽得咂舌“皇上,阿瑪送出去那么多的書了嗎”
拖爾弼這是把印刷工坊半個月印的書全買走了吧,錢袋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