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凝宸琢磨著要不要讓人送點銀票回家,免得拖爾弼一大方,回頭一看發現錢袋空了,那就欲哭無淚了。
不過當初給拖爾弼借書的大多是同僚,也有偶爾碰過面的官員。
小幾百本送出去,拖爾弼不得結交了幾百個官員,被御史知道后不會跑來彈劾他結黨營私吧
顧凝宸有點憂心忡忡,猶豫一會,湊到康熙耳邊小聲問了。
聽了這話,康熙摟著她忍不住笑了起來“愛妃放心,朕沒有多想。”
王談都能看出來,康熙哪能看不出,拖爾弼到處送書,不就是炫耀這書是顧凝宸寫的嗎
哪怕只是添補一番,卻也把這本書的脈絡整理得非常清晰好讀。
而且添補的字數比手稿還要多,說是她寫的書也沒錯。
估計拖爾弼當初沒想那么多,覺得別人曾經借書給他,這次就回贈一下,哪知道把借書之人列出來會那么多,只能硬著頭皮送。
總不能送這個不送那個,彼此要認識的話,那就尷尬了。
然后他就越送越多,根本停不下來。
康熙昨夜聽暗衛稟報,拖爾弼最近把石竹齋剛印的書全買走了。
石嵐起初只覺得他要買,買的估計不會太多,二話不說就答應,讓工匠印好后就給拖爾弼送。
后來石嵐發現拖爾弼這買的越來越多,直接把半個月內工坊印出來的書都買空,這才不得已阻攔,苦笑著讓他去別家買。
不然熟悉的書鋪都賣沒了,正等著新印出來的上貨,哪知道空了,這兩天正跟石嵐哭訴呢
拖爾弼能怎么辦,只好跑去另外兩家買,把人家半個月的又買空了,于是哭的就變成這兩家合作的書鋪。
康熙實在好奇拖爾弼究竟借過多少人的書,就讓暗衛偷偷去他家看看名單。
然后發現拖爾弼每次借書謄抄后,都會在書頁寫上借書人的名字,免得忘記了別人的慷慨。
于是拖爾弼這次贈書,就在藏書閣一本本翻書,把別人的名字記下。
花了好幾個晚上才完成了一小半,他寫的名單就越來越長,贈書的人就越來越多。
康熙對拖爾弼的藏書閣究竟有多少書都感興趣了,琢磨著下回要不要跟他提一提,讓人把藏書閣的書都借回來重新謄抄一遍,放進翰林院的藏書閣
拖爾弼不知道康熙開始惦記自己的藏書,手里的名單越來越長,他都開始惶恐了,忍不住找好友王談聊聊。
這可怎么辦,皇上不會懷疑自己結黨營私吧,原來他借過那么多人的書嗎
王談聽得又是羨慕又是好笑,拖爾弼這人緣真不錯,這些年居然借過那么多人的書了嗎
偏偏那么多人都借了,實在不可思議。
可能拖爾弼這人書癡的名聲太響亮,人又實誠得很,才叫人心甘情愿借出心愛的孤本了。
王談想想自己對友人十分挑剔,所以熟悉的人不多,跟人更是很難深交。
但是他跟拖爾弼打交道沒幾回,居然漸漸走得這么近,還成為關系極為不錯的好友。
王談回想了一下,也感覺十分不可思議。
他就跟拖爾弼建議道“你寫折子跟皇上說一聲,讓皇上心里有數。你說明白究竟為何贈書,都是贈與什么人,送的是什么,說清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