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親自種田,親自設計了不少方便百姓的機器就知道了。
比如榨糖機,比如軋棉機,還有采礦的機器等等。
民生沒只停留在嘴皮子上,而是實實在在做出方便百姓過日子的好東西來。
不說別的,西洋人不知道多羨慕他們。
很多西洋人還私下到處打點,希望能夠從官員嘴里透露點什么,他們回去后就能仿制一二。
但是之前康熙下手清理,朝廷大換血了一番,如今官員們都知道泄漏點什么,自己這烏紗帽不保,腦袋也可能保不住,自然什么都不敢說了。
這些機器在工坊里頭,也是工人的寶貝。
附近巡邏的人從原本的侍衛,如今減少了很多,變成了附近的百姓和戰場上受傷的士兵。
別看百姓出的都是年紀大的老者,或者幾歲的小童,卻比誰都熟悉附近的人。
一旦出現生面孔,立刻就能發現端倪來示警。
為此,他們還靈機一動做出了竹哨,每個人隨身佩戴,有什么事就立刻吹響,附近的人就能馬上趕過來幫忙。
所以那些西洋人再想雇人偷偷靠近工坊接近那些機器,每次還沒靠近多少就會被人發現。
受傷的士兵有些可能殘疾了,或者傷勢太重不好做粗重的活計,但是身手依舊不錯,對付這些小偷小摸的人壓根沒多費勁。
如此一來,各地工坊慢慢也建了起來,不需要另外派侍衛去守著,也能減輕當地知府的負擔。
畢竟差役的人數是有限的,要是都去守著工坊,那么其他事就缺人手去辦了。
如今只要給這些巡邏的人一份不算特別高的月錢,他們也有家人在工坊里干活,算是護住自家人。
而且給家里還能添一份收入,這事也不累人,只要警醒點就行了,自然都樂意做這個。
畢竟年邁的老者早就不能給家里做什么,總感覺自己跟累贅差不多了,如今還能為家里人做事,又能拿到一份微薄的月錢,養活自己是足夠了。
半大的孩子吃得多,卻還沒到能給家里當勞動力的時候,消耗大,能干活的地方卻少,如今多了一門生計減輕家里負擔,當然也是極為樂意的。
而且這事還十分有面子,被選上后跟小伙伴一吹噓,認認真真巡邏,一年下來只要盡職盡責,當地也沒讓什么人靠近工坊泄露了機器的秘密,就會多一份年終獎。
這年終獎還是顧凝宸跟康熙提出來了的,想著一年下來,大家努力工作,獎賞一番也是應該的,也能大伙兒樂呵樂呵,第二年亦能更勤奮工作了。
當然如果這年終獎用銀錢的話,消耗就太多了,基本上就是工坊讓出一部分利潤,然后年終最優秀的人會有一份臘肉和一大袋米,其他人也有一袋米卻要少很多。
這樣一來,得到優秀獎賞的人自然十分光榮,還能帶著這份年終獎跟家里人一起享用了。
其他人雖然少一點,也是能跟家人分享,又十分實用,而且還不費很多銀錢。
畢竟如今糧食的產量上來了,價錢不如以前高,加上這兩年風調雨順,海商進口的糧食也不少。
只把工坊的一部分利潤拿出來,集中一起采購,價錢更是能低下去不少。
就連附近巡視的人也能拿到,就是會更少一點,可能只有一捧米,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了。
等下一年,大伙兒就努力使勁,希望年底的時候自己會被選為最優秀的人,然后拿到那一塊臘肉回去。
哪怕如今都有月錢,每月大家也能吃上肉了,卻還是這樣因為自己特別優秀被獎賞的肉吃著更香了。
自然也有大臣覺得年終獎這個送糧食實在有些過了,雖然工坊如今不算多,加起來卻不是一個小數目。
顧凝宸就覺得這個大臣的數學應該不太好,算一下如今工坊的產出,遠銷西洋各國,價錢是翻了好幾倍。
國庫是賺了個盆滿缽滿,只指縫里漏一點,給工人年底吃上幾頓米飯而已,倒也不能太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