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康熙雖然遺憾,卻也能理解。
畢竟如果沒有了這門手藝,這些工匠的后人也不可能在火器營里一直好好活著。
之前連連征戰,康熙不是沒想過改良火器,可惜一時騰不出手來。
如今顧凝宸的靈光一閃,讓康熙有種預感,能做出極好的火木倉
因為顧凝宸只知道大概的圖紙,具體還需要慢慢摸索,比如彈丸多大,火藥和引燃藥需要放多少,中間距離多遠。
另外針的長度多少,推進的時候到達什么位置。
再就是長針的材質需要耐熱耐炸,畢竟它帶著火藥推過去,在彈丸這里引燃,就可能受損。
如果只用一次就廢了,不說材料要多,就是用的時候非常不方便,還不如火繩槍。
對戰的時候不可能換長針,畢竟在戰場上耽擱一會兒,那就是要命的事。
工匠換了幾種材質,粗細也分別做了,然后先做出槍管,在里面來推著反復試一試。
火藥多了要炸膛,少了就炸不了,引燃藥也是如此。
長針推的位置也要剛剛好,太長了就會離彈藥太遠,反而不能開槍。
最大的問題還有槍膛發射后會有火藥的煙霧出來,一是如今還做不到完全密封,二是火藥點燃后會有煙霧滲出來。
味道有些嗆人,卻也還湊合。
康熙幾度改良材料,又鉆研槍膛密封的問題。
手工打磨槍管實在太慢了,他又琢磨做一個機器,就跟之前的制糖機器一樣,能夠不完全依靠人力盡快做更多的槍管。
他琢磨了一下,把鹽井的那個頓鉆和制糖機器聯系起來。
如果能把頓鉆的錐頭弄得細一下,底下有燒好的銅塊,鉆出一個大小一樣的洞來,那就快了。
只是從上到下,支點未必能一直在很小的一個點上。
康熙琢磨了一夜,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
鉆石頭的時候,很多人會用一個大釘,然后用大錘子一下下打,慢慢就能打出一個凹陷來。
金屬也一樣,如果把銅塊固定,上面一個比較粗的釘子,再上面把錐器換成平整的四方塊。
從高處落下不停敲打,就能挖出同樣規格的槍管,給工匠省下不少事,另外配置火藥和其他零件再組裝。
如此一來,就能加快速度。
康熙想到就做,畫好圖紙后,還帶去重華宮給顧凝宸看了看。
她看完后都驚呆了,康熙這是直接做了個簡易機床,要這么厲害嗎
雖說這個機床有點簡陋,動力方面有些不足,挖這個槍管的速度比工匠快一些,也就是因為能夠日夜挖的關系。
不過對從未接觸過機械的人來說,之前鉆研出制糖機已經相當厲害了,這會兒康熙連機床都做出來了,他還有什么是做不出的
見顧凝宸看著圖紙發呆,康熙就問道“怎么了,可是哪里還不夠妥當”
聞言,顧凝宸搖頭“我只是看了這圖紙,覺得皇上真是太厲害了。”
她雙眼亮晶晶的,一副極為佩服的樣子,惹得康熙也笑了起來“朕琢磨了很久,想著這樣能夠讓槍管做得更快。畢竟朕看著工匠做火木倉,最費時間的就是這個槍管。”
需要用工具一點點磨,無疑是鐵杵磨成針的慢功夫,就是實在太慢了。
康熙看了一會就覺得不能這樣繼續下去,才會回去琢磨出這么個機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