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有挖鹽機器,他改良一番就做了這個,讓人在火器營搭了好幾個,就能同時做槍管。
工匠起初覺得這個機器太大,看著十分唬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
畢竟隔行如隔山,哪怕皇上再厲害,也未必能琢磨出工匠的活計來。
哪里知道皇上如此厲害,只看了半天功夫,他就琢磨出這么個大家伙來。
工匠目瞪口呆看著機器不斷敲打,完全不停歇,底下的槍管一點點就出現出輪廓來。
康熙看過后,發現如果用鍛造,直接以模具來燒制槍管,韌性會差一些。
材料也換成了青銅,更耐用一點。
幾番嘗試后,新式火木倉終于做好,就得試用一番。
工匠先在棚內試了幾次,沒問題后才交給火器營的士兵來試。
火器營的士兵非常少,大多是當年明代工匠和會用火器的士兵一塊投誠過來的后代。
強壯一點的青壯年會被挑去其他兵營,剩下的都是沒人要的。
要么長得過分矮小瘦弱,要么就是年紀大了被其他兵營退回來。
因為這些年四處征戰,火器營卻沒有用武之地,是一直被遺忘的地方。
如今康熙忽然要啟用火器營,里面的士兵別提多激動了。
因為被重用,他們的糧餉才能多一些。
可以說這些年,到處的銀錢都不夠用,火器營這個沒用處的地方,糧餉壓到最低,過得就更艱難了。
工匠們因為會火器手藝的緣故,還不能離開火器營出去接點私活弄點銀錢。
也就士兵還好,偶爾能出去做點活計,弄點錢回來買吃的,互相分一分,勉強能活下來。
但是他們身體底子不好,不夠強壯,搬搬抬抬這種事根本做不了。
他們又不識字,只能幫忙跑跑腿,一天下來也沒得多少銀錢,卻也比沒有的好。
想到以后糧餉要多一點,能吃飽飯了,士兵拿著新式火木倉的手臂越發穩了,調整了一下角度,很快就開啟了第一槍。
對面的靶子正中紅心,這倒是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
畢竟火器營的士兵真的太弱了,一個個還長得矮小,仿佛很久沒吃飽飯了,一陣風就能吹倒。
沒想到拿起火木倉的架勢很是那么一回事,準頭也極好,顯然是他小瞧了這些人。
這些士兵也很清楚自己的優勢,身體不夠高大強壯,用冷兵器絕對比不上其他士兵,就只能揚長避短。
他們的眼力很好,手臂每天都會舉槍來練習,務求任何時候胳膊都不會有絲毫顫抖。
看這些士兵見到康熙如此激動,拿著火木倉的手都沒有絲毫晃動,就知道他們平日練習有多刻苦,身體早就記住了這個舉槍的動作。
康熙心里滿意地點頭,這些士兵因為父母都不高大的緣故,日子過得又一般,饑一頓飽一頓,一個比一個瘦弱。
這是天生的劣勢,他們卻努力把自己的優勢鍛煉起來,尤其在火器營一直被忽略的時候依舊沒放棄過。
機會果真都是給那些一直有準備的人,康熙見了心情相當不錯“好,這準頭可以。”
士兵聽后激動得滿臉潮紅,趕緊來謝恩。
康熙也接過一柄新式火木倉,對著沒換過的靶子瞄準,一槍過后,靶子上并沒有多一個窟窿。
士兵拉著靶子回來,才發現康熙這一槍打在之前那個士兵的槍眼上,重疊了,才沒有第二個洞,頓時滿心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