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法子確實能阻攔有心之人,也讓做買賣的商人不敢私下販賣什么。
畢竟鳴牌上面有記號,附近有士兵巡邏。
要是士兵發現不對,把人抓住,只要看著鳴牌就能知道他祖宗三代,想跑都不知道往哪里跑。
哪怕自己能跑掉,家里人也跑不掉,也就一個個乖覺多了。
擔心有人偽造鳴牌,康熙讓人在鳴牌的角落寫上編號。
所有鳴牌發放都有編號,還是從頭到腳來,編號每個數字還代表所在地區,販賣的貨物也分了區。
比如賣牛羊的在西區,賣吃食干貨的在東區,另外布料、器皿等在南區。
要是去錯了地方,士兵一看鳴牌就能知道。
商人不清楚鳴牌上的編號代表什么,士兵卻是知道的,這就讓人根本無法隨便混進來。
編號還跟每個人的攤位是固定的,士兵手里也有記錄,每天巡查的時候會隨機抽查。
要是發現對不上,就知道對方有問題,立刻就能抓住。
在整頓過程中,不少商人心里有鬼就跑了,當然是跑不掉的。
康熙按照那個小兒子形容的人,派人把互市的人都查了一遍,最后鎖定了其中一個人。
相貌跟他形容的一樣,也在差不多地方做買賣。
士兵直接把對方拿下,就跟顧凝宸猜測得差不多,這人只是個中間商,收錢專門轉交,其他一概不清楚。
不過他也透露了一個消息,另外交易之人很可能是俄國人。
因為交易點的位置會變,卻一直在俄國邊境線上,這就很可疑了。
當然這也可能是個煙霧彈,就為了混淆視線,讓康熙誤以為是俄國人所為。
他就打算讓人偽裝成那個中間商人的模樣,然后引蛇出洞。
畢竟可善被抓住的事,蒙古那邊消息并沒那么靈通,暫時沒傳到互市那邊。
互市要整頓,用的理由是康熙準備在附近建立行宮,想要把互市挪個更寬敞的地方去,也要更規范一些。
這個說法讓不少正經商人還是很贊同的,畢竟互市雖然利潤頗豐,危險也與日俱增。
在互市的地方一言不合打起來的,把攤子掀了的,還有交易后反悔,半路劫道把錢搶回來的。
反正商人做買賣提心吊膽,如果康熙能派人規范一二,讓商人能賺錢還不用送命,自然沒誰不樂意。
互市的地方還打算建起一個小城來,圈上城墻,那就更安全了。
康熙讓工部畫出互市小城的規劃圖呈上來,工部尚書頭都要想禿了,卻不知道城里該怎么規劃。
正確來說,他是摸不準康熙的意思。
把互市建成小城,那是前所未見,而且互市要挪到跟俄國邊境很相近的地方,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康熙可能有別的計劃,但是他沒說,底下臣子能揣測一二,卻不敢直接問的。
這就讓工部尚書很是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規劃好,才能讓康熙滿意。
正巧如今最得圣心的大臣不就是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王談,工部尚書就用得了半斤好茶葉的借口把人請了過來,私下就問了。
王談就知道工部尚書突然請自己過來,必然是有事,不是只品好茶那么簡單。
他摸著下巴道“尚書大人只是鉆牛角尖了,想想建立互市的目的是什么,自然就知道該如何規劃了。”
工部尚書就說道“這互市自然是為了方便中原和蒙古之間交易,也能得到那邊的消息。如今建在此處,估計也是想跟俄國人做買賣”
王談點了下頭,又搖頭了,工部尚書滿臉疑惑“王大人,這是何意”
見狀,王談就壓低聲音道“大人只說對了一半,對蒙古人是如此,對俄國人也是一樣。”
他的拇指和食指摩挲了一下,工部尚書立刻就懂了,連連點頭道“多得王大人提醒,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