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能換的,自然是皮毛了。
這東西俄國最多,多到庫房都要放不下。
畢竟他們人人善戰,每年都出去打獵,獵物無數,家里都用不下,拿出去賣也沒什么人能買。
正好康熙這邊要做互市,俄國巴不得把皮毛都換過來,然后換別的值錢東西。
比如瓷器、綢緞和茶葉等等,他們轉手賣出去,那就賺大發了。
顧凝宸還真怕康熙會答應這樣無理的要求,畢竟康熙是想跟俄國打好關系的。
近交遠攻,俄國太近,打起來容易燒到自己這邊來,得不償失。
但是這個要求實在太無理了,完全打算把庫房里不要的皮毛拿來換更值錢的貨物,跟空手套白狼沒什么兩樣。
康熙當然不會答應,直接拒絕了俄國使者,還說道“既然貴國不打算過來做買賣,那就算了。”
俄國不做買賣,那么這邊的商人也不能繼續跟俄國人做買賣才是。
誰給俄國人賣東西,那就得落罪了。
商人賣給誰不是賣,一聽到風聲,立刻就斷了跟俄國人的買賣。
俄國貴族最是喜歡這邊的瓷器、茶葉和綢緞,更別提是最近出了玻璃和鐘表,他們都很感興趣,正四處打聽消息。
聽聞康熙要在俄國邊境建造一個互市小城,他們還挺高興的,以后買東西就更方便了,甚至還能直接過去買。
哪里知道使者去了一趟,也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康熙,愣是讓這買賣忽然斷了。
俄國貴族當然不愿意,直接拿使者問罪。
使者是沙皇派去的,這時候沙皇當然不承認,只能讓使者認罪,避免得罪一大批貴族。
畢竟這些貴族就是俄國的根基,也是沙皇最多的支持者,自然不能都得罪死了。
所以沙皇又另外派了一個使者過來,愿意參與到互市當中,就看康熙的打算。
不愿意用皮毛來以物換物,那要什么
康熙當然知道俄國的礦產多,尤其鐵礦和銅礦,不過這個俄國肯定不會愿意拱手相讓。
另外俄國的金礦也不少,所以康熙只道“其他西洋商人以金子來做買賣,俄國也不例外。”
使者表示自己并不能做主,康熙也能理解。
于是使者就派人回去告知沙皇,沙皇知道后有些不情愿,貴族們大部分卻同意。
他們最不缺的就是金子,領地里最多的就是金礦。
用金礦換來那些漂亮的瓷器和綢緞,另外還有可口的茶葉,簡直不要太劃算。
再就是不少歐洲那邊的人都已經擁有的漂亮時鐘,聽聞最近大清還做出一種能掛在身上的懷表,更是讓俄國貴族向往。
別人有的,他們怎么能沒有
再拖下去,俄國整個上流社會都要被歐洲那些人嘲笑了
如今西洋最流行的就是法語,俄國人之前很多并不會,參加晚會的時候沒能說一句法語,就要被人冷落了。
冷落不說,如果是年輕姑娘還可能嫁不出去。
要是這身上的穿戴跟不上潮流,那她們也是要丟臉丟到外人面前去。
俄國貴族們迫不及待要追上西洋的潮流,一個個勸說沙皇,沙皇也只能同意下來。
康熙得知后只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他不意外沙皇會同意。
應該說哪怕沙皇不同意,俄國貴族們都會讓沙皇同意的。
顧凝宸倒是意外,還以為俄國那邊要磨蹭很久才答應,就見康熙笑了笑道“朕派人給幾個俄國的大貴族送了東西,不多,一套玻璃茶具而已。”
玻璃上用上彩畫,就跟教堂的窗戶一樣漂亮,讓俄國幾個大貴族心醉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