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作為大公主,如今也是攝政王,可以說是小沙皇的監護人。
這情況跟康熙當年差不多,朝政大部分都被索菲亞把控。
小沙皇雖然登基,和哥哥共治,實際上還是索菲亞來做最后的拍板。
這次他喬裝打扮去歐洲學習,一是希望學會更多的技術,尤其是造船和航海術,因為俄國如今最缺少的就是水師。
二是要出去躲風頭,因為他年紀漸長,表現出的聰慧和能力讓索菲亞這個姐姐感受到威脅,幾次三番的刺殺,讓小沙皇只好找借口躲了出去。
他帶著二百多人,其中小半是他的心腹或者心腹的孩子,混在其中,又喬裝打扮,用了花名和身份,索菲亞的手也伸不到那么遠的歐洲地盤上。
果然康熙就道“俄國如今十分復雜,有兩位皇帝,還有一位公主作為攝政王,比起朕當年的困境也過而無不及。”
沙皇想擺脫這樣的困境,就必須自己強大起來,學技術是借口,卻也是他增強自身能力的手段。
康熙欣賞小沙皇的勇氣,破釜沉舟,換了身份還是低微的木匠出去學習造船技術。
要是他成功的話,俄國只怕會成為大清的勁敵。
康熙的指尖在桌面點了點,笑著道“要是朕扶持他這位姐姐上位,恐怕能給他使絆子一段時間。”
因為他并不看好這位索菲亞公主,雖然性格強悍,手里也有一支不小的軍隊作為親衛,比起小沙皇的能耐還是差了一些。
索菲亞只知道鐵血手段強壓,卻不事生產,讓俄國的經濟一再落后,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
哪怕小沙皇不動用什么手段,這位大公主很快也會被各地的弄得手忙腳亂,最終被貴族們徹底拋棄。
貴族對支持誰來當這個沙皇無所謂,反正這個不行就換一個,但是必須維護他們的利益。
不然這個沙皇就必須換人,索菲亞這樣就讓貴族的日子很難過,遲早要被推翻。
康熙扶一扶這位大公主,也能讓小沙皇以后的路更難一點,卻也扶不了多久。
可惜歐洲有些國家想的跟康熙一樣,背地里支持索菲亞來壓著小沙皇,好報一箭之仇。
尤其荷蘭國王,對俄國恨得咬咬牙,更是愿意扶持索菲亞繼續當這個攝政王。
有人愿意出手,康熙就不必動了,只需要圍觀看戲就足夠了。
可惜荷蘭已經是強弩之弓,自己原本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扶著索菲亞沒多久自己就受不了。
索菲亞沒了支持,想要速戰速決,在小沙皇離開前發動戰亂,想要名正言順當這個女沙皇,可惜被小沙皇帶人反手鎮壓了。
小沙皇還怕索菲亞不動,如今她動了,才有冠名堂皇的理由把人廢了,直接關在修道院里面,索菲亞這輩子恐怕都很難再出來了。
康熙對顧凝宸說的時候還有些遺憾道“朕還以為索菲亞公主能撐得久一點,她卻是太魯莽了一些。”
索菲亞太心急了,因為荷蘭要倒了,沒了其他支持的人,小沙皇還準備離開俄國,沒了下手的機會,于是匆匆忙忙發動了這次叛亂。
沒有周全的計劃,人數也不算很多,勝算原本就不大,還被小沙皇提前發現,然后反手就扣上叛亂的罪名。
索菲亞底下的人一慌,更沒了戰意,轉眼勝負就一面倒了。
如果她能早早謀劃起來,而不是沖動行事,就沒那么容易失敗。
小沙皇果斷平息叛亂后,就把監國的權力交給生母和舅舅,然后就火速離開俄國去歐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