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確實很喜歡這頂帽子,每天在御輦上都戴著,感覺冷風吹過,腦袋都不覺得涼了。
他這走來走去,看見的人自然多,首當其沖就是后宮嬪妃。
她們有些害怕定貴妃,不敢來問。
幾個妃子當中,宜妃最是膽子大,第一個率先到重華宮來請教顧凝宸“皇上最近戴著的那個羊毛線帽,是貴妃娘娘親手做的吧”
她說完有點不好意思道“這天兒冷了,小五又是個呆不住的性子,非要跑出去玩雪,我怕他凍著,這帽子看著就暖和。”
顧凝宸還以為宜妃特地來,就是為了請教怎么做羊毛線帽,哪里知道宜妃是以為貴妃娘家可能想做這門買賣。
什么時候開始做,她就去買幾頂羊毛線帽子給五阿哥換著戴上。
顧凝宸一聽,也覺得這是個好買賣。
畢竟如今跟俄國那邊買很多羊毛,羊毛線是一點不缺,甚至說相當多了。
除了做毯子之外,就是做羊毛氈,這是行軍用的。
俄國這羊毛生意做得紅火,其他歐洲各國也坐不住了。
尤其英吉利之前耗損太多,國庫空虛,還賣了很多糧食,如今就打算給大清賣羊毛。
康熙又不是冤大頭,并不打算接下這個買賣,不然這邊的羊毛就要多到溢出來了。
英吉利還以為大清嫌棄價格太高,于是主動降價,價錢只有俄國的一半左右。
這價錢就跟倒貼差不多了,康熙都有點心動,卻還是在考慮如何處置這批羊毛。
顧凝宸倒是被宜妃提醒了,轉頭就跟康熙提起這事來“皇上,羊毛除了做帽子、手套、圍巾之外,還可以做羊毛褲和羊毛衫。”
當然后邊這個就更復雜了,就她手藝根本做不出來,但是紙上談兵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顧凝宸指點一下宮里的繡娘,然后回頭教導外邊的婦人,就能建起個新工坊來。
不然英吉利那么便宜的羊毛,不買就可惜了,買來放著浪費也可惜,何不利用起來
做出成品后還能賣出更高的價錢,簡直不能再劃算了
就是這羊毛褲和羊毛衫,還能建個高端成衣店,富貴人家不愿意買成衣,不夠貼身。
那就讓人專門量身裁衣,還能選顏色選款式,就是價錢得翻好幾倍才行。
然后訂單就送到工坊里面,讓女工做出來。
這樣就能算件了,女工做一件要是檢查后沒什么問題就有提成,那么積極性就能更高一些。
成衣店那邊也不必專門培養出織羊毛衣褲的人,只要給一筆錢就行。
這筆錢只占成衣的一部分,卻怎么都比培養一個女工來得容易。
而且工坊的女工多,她們聚集在一起,人數一多,就能做得又快又好。
不然成衣店就養那么一兩個女工,那么多訂單哪里來得及
只有一兩個女工織毛衣褲,那么多貴人,給誰先織,給誰都不合適,不就容易得罪人了
有工坊就不同了,訂單送過去,就會按照順序來交貨,因為同時有很多女工一起織,速度就要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