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凝宸越想越覺得妥當,就讓身邊的陳女官寫下來,然后送到乾清宮給康熙看看。
康熙看過后也覺得不錯,這毛衣褲在這邊能賣,到時候送去拍賣場那邊的小鎮開一家成衣店也能賣。
比起這邊只有北邊才能穿這個,西洋人需要的就多了。
他們那邊冬天的時間很長,對羊毛衣褲的需求更大。
所以便宜的羊毛買進來,賣出去的卻是成衣,價錢不知道翻了幾倍,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工坊就建在紡織工坊旁邊就行,就是培養女工的話,不可能讓她們進宮來學。
顧凝宸就先教會身邊的月瑩,她的女紅是最好的,做這個織羊毛衣褲應該也沒有問題。
果然跟她想的那樣,月瑩學得非常快。
之前看著顧凝宸織圍巾和手套的時候,月瑩就在旁邊,已經對針法記得差不多了。
等上手的時候,她很快就掌握了訣竅,還自學成才,按照顧凝宸的意思開始織毛衣。
只錯了幾次,月瑩拆開來重新織,就已經找到了感覺,織得是又快又好。
不過幾天功夫,她就已經織好了一件羊毛衣,卻是給顧凝宸的。
“奴婢想著主子怕冷,這羊毛衣穿著是最暖和不過了。”
這羊毛衣確實暖和,唯一的缺點就是穿上后顯得身材有點臃腫。女子為了顯得身材苗條,自然不喜歡太寬松的。
月瑩就特意把毛衣的腰身收窄,加上毛衣有彈性,穿著也不會很緊繃。
不過顧凝宸這件是特意放寬了一些,畢竟京城的冬天要到三月去,這件上衣穿不了多久,等下一年冬天的時候她已經顯懷,衣服太小就穿不下了。
顧凝宸看著還是很喜歡的,只覺得月瑩真是心靈手巧,這么快就掌握了。
既然如此,工坊那邊早就開始招工,因為紡織工坊的事,這次一招人,來報名的女工險些把門檻都踩壞了。
造辦處從中選出身家清白,品性不錯,而且愿意保守秘密的。
畢竟這織毛衣,婦人看著很快就會了,要是泄露出去,這買賣就不能成了。
婦人一個個聽說紡織工坊的待遇極好,月銀高,福利高,住著還舒服安全,還能給家里添了不少進項。
有些紡織女工做的時間久了,攢著月銀還能供著孩子開始讀書,不知道多少人羨慕。
所以這織羊毛衣的工坊沒多久也就招滿人了,另外開成衣鋪的事也不必顧凝宸來操心,康熙派人選了兩個地方。
一是京城最繁華街道上的鋪面,二是天津港的小鎮。
選了天津港,也是因為離京城近,來去也方便。
暫時只有京城這邊有工坊,自然供給的地方就不多,天津港那邊試著開一家店面,也看看西洋人會不會喜歡羊毛成衣。
月瑩先在宮里帶著繡娘們開始學織毛衣,不過在這之前要先學做手套和圍巾,然后才做大件的羊毛衣褲。
等繡娘學會了,再讓其中幾個人去工坊帶著這些婦人開始學習。
當然帽子是康熙獨一份,又是顧凝宸特地做的,就沒必要那么快讓外人用上。
宮里的繡娘動作很快,早早就先給小阿哥們都做了四件套,就是圍巾、手套、羊毛上衣和羊毛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