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還能是什么態度,好事都讓他給占了,如今都敢在大殿打自己了,怕不是過幾天就能學李秀寧殺李元吉一般,殺了自己
“求父皇替兒臣做主。”李建成跪下。
但是此時的李淵都自身難保,沒看他連殿中的侍衛都使喚不動么
別看李淵平日高高在上目中無人,但是他還是挺會察言觀色,目前的形式對他很不利。
有人說李淵偏心李世民,把所有的功績都加在李世民身上,而讓太子毫無建樹。
聽神跡這樣說,李建成激動了,神跡終于說公道話了,終于替自己說話了
他算什么太子,被架空的太子
但是李淵這種操作其實算正常,讓二兒子出去打天下,讓太子守天下。
總不能讓太子沖鋒陷陣,萬一哪場戰役失利,太子被生擒或者直接被殺,那該如何
且從后續來看,李淵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例如劉黑闥之戰,李世民做前鋒,等把劉黑闥打的差不多了,李建成再上。
再者,秦王李世民真的是太能打了,到了戰無不敗的地步,唐朝正是打天下的時候,此時的李淵哪里敢換人。
萬一李建成不怎么行呢
不行自己怎么就不行
劉黑闥那戰,不是勝了不是勝了么
雖不知李建成的能力到底如何,畢竟歷史上沒有太多記載,但光看他支持李淵割地,支持遷都
這么說吧,但凡他能打,還用的著跑么
還有,他真要想打,完全可自己請戰,像劉黑闥一戰,就是他聽魏征之言后才請命出征。
所以,之前為什么不請命出征是李世民不讓還是他自己不敢
“本太子出征,誰守長安”李建成嘴硬。
竇建德冷笑一聲,而后又嘆氣一聲,若虎牢關一戰他遇到的是李建成,如今跪在地上的就不是自己了。
所以在大唐之初,打天下之時,看起來李淵是偏向秦王李世民的,給他加封了一系列頭銜,什么尚書令、中書令、陜東道大行臺等等。
最后實在封無可封,只能為秦王李世民量身定制了天策上將。
但主播認為這不算是真的偏向,畢竟此時的大唐沒有秦王李世民不行,所有的戰役哪次不是李世民跟在后面擦屁股。
與其說偏向,不如說是哄著李世民沖鋒陷陣。
竇建德點頭,他十分同意。
而后他又目光灼灼的看向李世民,唉,秦王怎么就不是自己兒子。
秦始皇:朕若有此子。
直播間那頭的嬴政不由感嘆。
如果大家還覺得李淵還是偏向李世民,接下來咱就從幾個例子來說說他是如何“偏向”。
之前咱們說了621之前的事,也就是李世民立下赫赫戰功那幾年的事,接下來咱們說說621之后,李淵是如何對李世民的。
李世民擒兩王攻下洛陽后,如此大捷,自然要嘉獎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們,于是李世民向李淵請命,將洛陽宮的金銀寶物都賞賜給有功之臣,李淵答應了。
但是李淵的后宮的愛妃們也想要,于是李淵就讓他的愛妃去洛陽宮挑選珠寶。
這些賞賜已經入冊,是有功之人的賞賜,李世民自然不肯讓后宮的嬪妃隨意拿取。
于是得罪了李淵的那幾位貴妃,李淵不悅,覺的李世民不給自己面子。
得賞賜的眾將領第一次知道賞賜背后還有這樣的故事。
“這樣的賞賜不要也罷。”有將領憤憤道,他們在外拋頭顱灑熱血,竟然敵不過皇帝的幾個寵妃。
還讓他們秦王受這樣的委屈
“不要也罷”一聲呼,眾人應。
他們打仗也不是為了這點東西,是為了大唐江山,為了秦王李世民可不是為了這個昏君
“秦王,誰這么大膽子去討要封賞”李淵看殿中形式愈發不對,趕緊把自己摘出去,好似是他后宮的嬪妃自行去要封賞的。
但凡有腦子的人心里都明白,沒李淵的應許,哪個嬪妃有那么大膽子去拿洛陽宮之物
既然李淵敢問,李世民自然要答,“張婕妤、尹德妃”
李世民悉數道來,李淵的面子掛不住了,他沒想到李世民當著眾臣面,半點不給自己留面子。
若是之前的李世民定會忍了,還會給李淵臺階下。
可今日的李世民一改常態,他不忍了,他一手打下來的大唐,不能讓昏君給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