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在唐德昭李適并沒有聽宰相盧杞,而是調遣了援兵以做兩手準備。
唐德昭李適開始想調遣的是鳳翔軍,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此時鳳翔軍的節度使正是被宰相盧杞排擠的前宰相張鎰。
張鎰接過的鳳翔軍原受朱泚管轄,因此有大臣上諫,覺的調遣鳳翔軍有風險。
果然,不過兩日,鳳翔軍變,鳳翔軍將李楚琳在夜里作亂,殺死了張鎰,倒向了朱泚一方。
唐代宗,唐殿
雖然事情還沒發生,但是李適卻感同身受仿佛現在的他已然是被逼到絕境的帝王。
此時此刻,他終于理解為何自家父皇要隱忍,因為朝堂根本打不過。
“但是,父皇為何你現在要出征。”李適用力抓住他爹李豫的手臂,滿臉擔憂。
“那些節度使怎會讓您凱旋歸來,大唐需要您。”李適覺的自家父皇比自己更適合當皇帝,自己滿有一腔熱血但卻沒有能力。
“因為一切還來得及。”李豫自然不會去送死,如今大唐的局勢動蕩,但是還有挽回的余地。
只要他和太宗一般立下戰功,然后把那些反叛的節度使收編,將藩鎮割據扼殺在萌芽里。
即便有造反的,只要手中有兵,還怕打不回來么
且原本造反的大將還沒有造反,朝中還有那么多忠誠的大臣,李豫決定搏一局
咱們再來看看現在的局勢,以朱滔為首的四方節度使稱王。
隴州刺史投奔了朱泚,隴右鎮的韋皋殺了鳳翔叛軍仍舊效忠于朝堂。
令人意外的是,留守的涇州的軍官們卻沒有造反,而是支持朝堂。
而控制長安的朱泚直接在長安稱帝,并且自封為大秦皇帝,并改年號為應天。
并冊封推他為首的姚令言為侍中,李忠臣為司空,并將已經稱王的朱滔封為皇太弟。
秦
秦始皇嬴政聽朱泚封自己為大秦王,不由的皺了下眉頭。
秦始皇嬴政覺的朱泚當真是狂妄自大,他以為自己得了都城就能稱王么
他手下的兵有多少,手中的糧草又有多少,有無可用的大將,唐朝舊臣是否肯沉浮。
更不必說還有其他已經稱王的節度使。
他當真認為稱帝有那么簡單
朱泚稱帝后,首先對李唐宗室下手,沒來得及逃跑的七十多李唐宗室全部被賜死。
并且朱泚還派人燒了唐朝的祖廟和帝陵,當真是造反的徹徹底底。
武周
已經身為皇太孫的李隆基聽到大唐后世竟然如此,他斷不會再縱容節度使。
太平聽著大唐后期的滿目蒼夷,一下便理解了為何自家母后要讓自己來一同聽神跡。
她家母后需要自己來制衡她的侄子李隆基,說實在的,太平對權利并不熱衷。
但如今被她家母后拉入了局,就算為了自8,她也得護住自己的手中的權利。
稱帝僅僅四天后,大秦王朱泚便摔兵攻打奉天,既然他已經登基自然不能讓前朝皇帝唐德宗李適活。
在援兵還沒趕來的時候,唐德宗李適的處境艱難,好在唐德宗身邊還有大將軍渾瑊這樣的大將可以抵御叛軍。
經過大將渾瑊拼勁全力的浴血奮戰,終究是擊退了叛軍,但是唐軍也損失慘重,大將呂希倩、高重捷等人接連命喪戰場。
面對如此困境,奸臣相盧杞還想著陷害同僚,大臣崔寧被他誣陷與朱泚有所勾結,而唐德宗李適還信盧杞,處死了崔寧。
說到這,樂瑤就非常不解,唐德宗李適為何如此信任盧杞
路人甲:也不知道唐德宗李治如何信任這個奸相
看的出來粉絲路人甲也相當不解,明明盧杞坑了唐德宗李適好幾次。
對于唐德宗李適為何如此信任盧杞,很多人都不明白。
明明涇源兵變的發生與盧杞有脫不開的關系,他與掌控神策軍的大臣白志貞狼狽為奸,在他們的掌管下,本來是緊緊主力的神策軍出現了大量吃空餉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