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75年,關中大旱又發生了蝗災,百姓顆粒無收,京兆尹楊知至卻上報朝堂說蝗蟲都自殺死了。
如此荒謬的言論,史書上說唐僖宗信了,不管他是真信假信,總之唐僖宗根本不管百姓死活。
不過此次黃巢起義的發起人并不是農民,而是私鹽販王仙芝發起的,隨后同為私鹽販的黃巢也跟著造反。
公元875年11月,王仙芝造反,公元876年7月,唐軍就大敗了王仙芝,到目前為止還是可控的。
但是大將宋威以為王仙芝已經死了,于是就撤軍了。
天幕中出現大將宋威和王仙芝的卡通形象,只見王仙芝就現在大將宋威的眼前,而大將宋威指著王仙芝,頭上幾個大字“他死了”
但是王仙芝根本沒死,他從另外一路反攻,這下唐僖宗終于慌了,他下令赦免了王仙芝,想招安。
在聽命于朝堂的藩鎮的圍剿下,王仙芝本來是想同意招安的,但是黃巢不同意,并且跟著造反的手下也不同意。
沒有辦法,王仙芝只能拒絕了招安,從此兩人開始分道揚鑣。
阿斗:怎么開始內訌了
和農民起義不同,王仙芝和黃巢兩人本就是地主階級出身,他們起義可不是為了百姓,只是為了跨越階級而已。
王仙芝是想割據一方當個官,而黃巢的野心顯然更大,他想推翻王朝。
目標不同的兩人自然走不到一起,并且王仙芝攻打下城池后并沒有善待百姓,而是掠奪搶殺,從這也可以看出起碼王仙芝心里也沒有百姓。
唉遭殃的只有百姓。
唐太宗,唐
聽到這,唐太宗李世民的心里非常難受,他一直認為百姓才是最重要的。
若百姓安居樂業,王朝才能興旺,畢竟打仗的士兵是百姓,種田產糧食的是百姓,繳稅納稅的還是百姓。
公元878年,王仙芝又率兵在江陵一代搶殺掠奪,殺了很多百姓,百姓都怨恨王仙芝的暴行,可以說如今的王仙芝不得半分民心。
而唐朝大將抓住時機,878年2月,大破王仙芝的起義軍,歷經三年,唐朝終于平定了王仙芝之亂,隨后王仙芝的這些手下又投奔了黃巢,黃巢因此實力大增,自封自己為“沖天大將軍”。
與此同時,振武節度使李國昌和其子李克用因為和山西節度使的矛盾,李國昌和其子李克用直接平了大同防御使等人,然后占了大同。
朝堂沒有辦法,只能趕緊出兵去平定藩鎮叛亂,如此便無力應對黃巢這邊的叛亂。
天幕中出現戰火連天的唐朝,處處透露出絕望。
秦
扶蘇眼看著大唐從唐太宗的盛世淪落到如此地步,他特別想知道秦是怎么二世而亡的,難道秦二代是隋煬帝一樣的人物
唐代宗
眼見唐朝已
經進入末路,唐代宗祖孫幾人的心里異常難受,他們沒有怪罪唐僖宗,雖然唐僖宗的確是個昏庸之君。
但是一個王朝的滅亡并不是一個所致,當然了秦二世和隋煬帝除外,在座的所有帝王都對唐朝的滅亡負有責任。
唐代宗覺的是自己任由河北藩鎮做大,而李適則覺的自己虎頭蛇尾的削藩,導致藩鎮割據,李誦不好說什么,畢竟自己噶的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