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跡消失后,唐代宗他們祖孫三人更加堅定要逐步削藩的信念。
如今唐代宗是開了個好頭,起碼此次平藩是唐代宗親自御駕親征。
最重要的一點,對朝堂忠誠且威信極其高的郭子儀還在。
唐代宗李豫開始極力的優待這些立有大功的武將,自己熬不死他們,下一代總會熬死他們。
且唐代宗開始限制宦官的權利,以免再出現宦官干政。
“父皇,您可別吃什么丹藥。”李適通過后朝幾位帝王之死發現了一件大事,很多帝王是吃丹藥死的,看來這丹藥并不能讓人長生。
李豫點點頭,“在你掌握朝堂前,朕不會死。”
因唐代宗身體不好,作為太子的李適時常監國,而且還會帶著皇太孫李誦。
唐朝第一次出現皇帝在位的時候把下代皇帝和下下代皇帝提前定好的。
李適完全繼承了李豫的政治理念,對立下戰功且忠于朝堂的武將特別好,并且也御駕親征去攻打不聽話的藩鎮,然后攻打下來后由朝堂官員擔任節度使。
為了防止藩鎮叛亂,李適還會親自坐鎮兩個月。
反正也有皇太孫,李適也不怕自己死。
李誦則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爭取等自家兒子長大,唐憲宗雖然不錯,但是他得好好教育,并要把神跡之言告訴他,千萬不要立那個敗家子唐穆宗為帝。
立下功勞的武將,因為皇帝對自己的高度信任,也不重用宦官佞臣,來瑱沒有被殺,仆固懷恩也沒有造反。
加上任用經濟能臣,大唐一片欣欣向榮,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
武周
知道后朝歷史后,武則天全力培養李隆基,但是留下太平這個鎮國公主制約李隆基,防止李隆基飄起來。
權利順利交接,沒有發生歷史上的種種政變,李隆基接手唐朝后,開元盛世如期到來。
只是這輩子他不敢再飄了,他想留一世英明,對外同樣采用困藩之策,積極的恢復府兵制。
神跡雖然消失,但不知為何,還能觀看唐朝歷史回放,李隆基最終選擇讓自己的孫子李豫上位。
越到晚年,李隆基就越小心,生怕自己一個昏庸讓自己再成為大唐的罪人
自古哪有直接立長孫的,李隆基為了讓唐代宗順利繼位,當著大臣的面放了一集神跡。
當然了,就一段而已,李隆基要面子,堅決不讓后人知道自己晚年昏庸。
如今的他就是一個明君一個堪比太宗的明君
正因為李隆基太過出色,加上他又是由武則天親自指定的繼承人,歷史上對武則天的風評也變了。
她再不是篡唐江山的外戚,而且為了大唐江山不得不繼承皇位的明君,沒辦法,其他的皇子都是廢物。
唐睿宗,唐
唐睿宗李旦自認為自己承擔不起當皇帝的責任,因為精神壓力
太大,他竟然禪讓皇位給他母后。
武則天再次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上臺后,還是用雷厲風行的手段打壓。
但是她仍舊立了唐睿宗為太子,直接表明這天下還是唐朝的,甚至沒有改國號。
如此大唐的反對聲小了很多,并且武則天的政變的確英明,并且對外戰爭也打的漂亮,仿佛能預知吐蕃能干什么一樣。
大臣們不得不佩服高宗當年的眼光。
大家好,咱們又準時見面了今天的話題是和秦始皇并稱為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劉徹
漢朝大漢王朝
秦始皇嬴政進入直播間
漢武帝劉徹進入直播間
宋太祖趙匡胤進入直播間
唐太宗李世民進入直播間
蜀國劉禪進入直播間
這次進入直播間的粉絲并不多,樂瑤一看,大唐的那些粉絲都離開了,只剩下一個唐朝的粉絲穿婚紗也是,大唐的歷史都講完了
但是漢朝的歷史也很意思呀不過她也理解,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朝代。
提到漢武帝,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他對抗匈奴的一生,有人稱贊漢武帝劉徹的雄才大略,開拓江山,崇拜漢武大帝的“寇可往吾亦可往”霸氣
當然也有人批判漢武大帝的窮兵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