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漢武大帝對抗匈奴的一生。
漢
聽到后世對自己的評價,漢武帝劉徹一身傲氣,他不管后世對自己如何評價,匈奴必誅大漢王國豈能被外族欺辱
四年的修養生息,漢武帝劉徹已經準備好再次迎擊匈奴,這次他打算先派四路大軍試探一下。
漢武帝劉徹目光落在他這次要派出的四位大將,車騎將軍衛青、騎將軍公孫傲、驍騎將領李廣還有輕車將軍公孫賀。
衛青他們沒有想到在出征之計竟然能有幸見到神跡,若得神跡相助,定會多幾分勝算。
此次是繼馬邑之圍后的漢朝第一次出征,漢武帝很是重視,并且這次他大膽啟用了外戚衛青。
面前的沙盤就是衛青和能工巧匠打制的,可看出他對此戰的重視。
衛青精神高度集中,他要牢記神跡的一字一句,以增加勝算。
其他三人也同樣認真,因為幾人都知這次出兵是君王對他們的考驗,成則飛黃騰達,敗則
這次漢武帝出兵的目的就是要將雁門北的匈奴趕出長城外,若能成功,漢朝北方的軍事壓力變會大大減少。
說著樂瑤直接在天幕中放出地圖來,天幕中的地圖可比面前的沙盤要詳細的多。
“我們每人記一處。”衛青對公孫賀他們道,語氣帶著急切。
要知道這種地圖對將領們來說太重要了,但是此時的漢朝還用竹簡,沒發立刻記下來,衛青只能先用腦子記住,然后調整沙盤。
衛
青作為漢武帝信任的近臣,雖聽漢武帝提過神跡,但衛青沒有想到神跡竟然有如此本事。
但是此戰的難度很大,咱們一起來看看。
一來,雁門地區長期被匈奴所占,一旦大戰,漠南匈奴和漠北匈奴幾天內就可以趕到支援。
二來漢軍沒有什么士氣,漢武帝之前漢朝都是無為而治。
所以此次漢武帝決定兵分四路,并且衛青還提出一個大膽的戰術,假設匈奴單于南下援助雁門北,衛青便帶著一萬騎兵直搗黃龍
“不愧是神跡。”漢武帝感嘆,之前神跡講述后朝之事,漢武帝劉徹還沒如此深的感覺
如今神跡當著自己的面把他和四位大將商量的對策一一闡述出來,漢武帝不由感嘆神跡的偉大
此戰必定大捷7”漢武帝更加有自信講真,神跡未出現前漢武帝還沒如此自信。
如今神跡就等于祥瑞,祥瑞出現大漢怎可能敗
公元前129年,四路大軍出擊。
第一路由大將公孫賀率兵,攻云中郡。
第二路由大將李廣率兵,攻雁門郡。
第三路由大將公孫敖率兵,攻代郡。
第四路由大將衛青率兵,攻上谷郡。
值得一提的是,這四位大將里,只有大將李廣是老將,其余都是漢武帝任用的新人,并且衛青是外戚。
而公孫賀是公孫昆之后,漢武帝對他寄予眾望,并且還讓他取了皇后衛子夫的姐姐,因此公孫賀還是衛青的姐夫。
聽神跡提到自己,李廣覺的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一分,一拖三。
李廣在心里嘆氣,實話實說,他有些瞧不上衛青和公孫賀,總覺的兩人并沒有什么真本事。
還是按照之前的計劃,公孫賀、李廣、公孫敖三路大軍從正面進攻雁門北,衛青則從后面包抄,最后和前方三路大軍匯合。
但是一旦軍臣單于清剿南下救援,那么衛青則按照計劃直接攻打軍臣單于的老巢,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
不過漢武帝劉徹和眾將都認為軍臣單于傾巢出動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發生這個概率,衛青的這個戰略就是拿著自己的命在賭。
蜀
“不愧是大將衛青。”阿斗不由感嘆。
聽神跡講述大漢王朝,作為一直把匡復漢室作為一生理想的蜀國君臣,從劉備到阿斗,都很激動。
恢宏的音樂響起了起來,天幕上的地圖上出現了四路大軍。
公孫賀等人的心也跟著澎湃起來。
四路大軍按照計劃出軍,最被漢武帝劉徹看好的公孫賀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不知是因為迷路還是畏懼不前,公孫賀這一路大軍并沒有按時到底會師地點云中。
聽到這,公孫賀的臉刷的一下白了,怎,怎會這般
一旁的大將李廣怒其不爭,他想不明白公孫賀怎么會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