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知道”漢武帝劉徹哈哈大笑,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迂回戰術會勝利,之前大漢之所以敗是因為沒有將才,如今他有天兵天將,衛青
漢武帝劉徹毫不吝嗇自己的贊賞,只要對治國有功的大將臣子,他自然重用賞賜。
漢武帝劉徹的涼薄只對無用之人。
跪在地上的三位大將聽到衛青竟然奪回了河南之地,無一人不驚訝。
李廣的眼中除了佩服還有不甘,他覺的若是自己出征也能大敗匈奴,作為三朝老將,李廣是有那么一點自負。
公孫賀知道自己的水平,從第一次大戰迷路就能看出,看看人家衛青如此大迂回都不迷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難不成是開了天眼
一旁的公孫傲則一臉驕傲,不為別的,當年自己可是從刀下救回了衛青
收復河南后,漢朝的邊境線往北繼續推進,漢武帝劉徹隨即在河套之地建立了朔方郡等五郡,并征調了十多萬的民夫去朔方修建長城,加固北方這來之不易的防線。
并且就在漢朝收復河南的當年,匈奴的軍臣單于竟然病死了,于是匈奴內部發生了分裂,軍臣單于的弟弟發動政變趕走了軍臣單于的兒子。
走投無路的太子于單只能投奔漢朝,這對漢朝來說無疑是天下掉餡餅,漢朝完全可以扶持于單為傀儡單于,以此來進一步分裂匈奴。
可惜的是于單到了漢朝沒幾個月就死了,史書上沒有記載他的死因是什么
聽到于單之死,漢武帝劉徹不禁惋惜,好好的一顆棋子怎么就這么死了。
路人甲:估計是因為水土不服吧畢竟忽然換了環境,加上王位又被搶了。
漢武帝劉徹把神跡的每一言一句都看在眼里,水土不服
看來他得好好的給這顆棋子調養身體,在榨干他身上最后一絲價值前,他不能死。
于單之死算是解決了發動政變上位的伊稚斜單于心病,于是他開始一門心思的想要奪回河套,畢竟河套作為軍事要地,匈奴當然不甘心如此被漢朝奪走。
但是漢武帝劉徹卻一直加強朔方的建設,為了朔方,漢武帝劉徹甚至放棄了漢朝西南方面的攻略。
漢武帝劉徹此舉遭到了朝堂眾臣的反
對,畢竟朔方太過遙遠,修建城池花費巨大。
聽到神跡所述眾臣反對,漢武帝劉徹眼神中透出狠厲和不屑,他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會改變。
在漢武帝劉徹看來朝中的這些大臣沒一個有戰略遠見。
“衛青,你如何看。”漢武帝劉徹問衛青。
“臣認為河套之地居要塞,戰略意義重大。”衛青道,“即便難守亦要收住。”
“果真只有你懂朕。”漢武帝劉徹直接過來拉住了衛青的手。
“臣愿意誓死效忠陛下”衛青說罷就要跪下,但是漢武帝劉徹卻沒讓他下跪,可見漢武帝劉徹的雙標,李廣他們三人還在地上跪著。
“你可不能死。”漢武帝劉徹道,“朕還指望將軍為朕收復山河”
“臣定拼盡全力,為國效忠。”衛青換了個說辭,不再提死。
李廣也隨即發自內心的道,“臣亦誓死效忠陛下,為大漢江山死不足惜”
公孫傲和公孫賀也表態。
“眾將軍請起。”漢武帝劉徹終于讓跪地的三人起來,經神跡提點,漢武帝劉徹希望他們三人能立下戰功,而不是跪著檢討。
于漢武帝劉徹而言,檢討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他只需要的將軍,而不是懺悔的無能之輩。
但是漢武大帝一旦定下來的戰略,任誰也無法改變,事實證明,漢武帝劉徹的確是有常人不能及的遠見,不愧是千古一帝。
公元126年,一個人的到來再次堅定了漢武帝劉徹策略,這個人就是張騫。
聽神跡提到張騫,漢武帝劉徹微微一愣,真是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漢武帝劉徹算了算,自己派遣張騫出使月氏已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漢武帝劉徹一直以為張騫早已命喪黃泉,沒想到他竟然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