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擔憂之余,林曉蘭仍然在心里安慰自己,沒關系的,現在他們也才剛認識,自己還是有機會的。
一想到這,林曉蘭看向顧建明的目光越發灼熱了。
顧建明莫名有種自己是塊肥肉,被人虎視眈眈急于想要吞下的感覺。
除了一開始的羞澀搭訕后,林曉蘭的態度越發直白,還向顧建明說道“顧知青以后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盡管來找我。”
這聽得顧建明和宋倫都愣了愣,這姑娘的話放在這年代已經是很大膽出格的了。
然而多了一世經歷的林曉蘭又不是什么青澀小姑娘,扭扭捏捏的,再說了前世喬冉不就對顧知青很好么,哪怕結婚后結婚后都不用下地勞作賺工分,還可以專心備考,跟養著個小白臉似的。
那時候多少人私下在嘲笑喬冉,現在看明明就是個金龜婿。
而喬冉能做到的,她也絕對能做到。
最后還是因為到了知青點,林曉蘭才不依不舍地離開了,連對顧建明的稱呼都由顧知青變成了一聲聲的顧大哥。
旁邊被忽視許久的宋倫沖顧建明擠眉弄眼,打趣他道“你可真是會招桃花,這才幾天工夫就有村里的姑娘對你芳心暗許了。”
“別胡說,傳出去影響名聲就不好了。”
顧建明蹙了蹙眉頭,卻也沒說是人家村里姑娘的名聲,還是他自己的名聲。
他不明所以的同時也是苦澀,自己雖然下鄉當了知青,但那是不得已而為之,可從來沒想過在這里娶妻生子,他不可能在這里待太久的。
顧建明面上溫和帶笑,心底卻無比冷靜又堅定地想道。
制作這些知青們所需要的驅蟲草藥,對于蕭函來說花費不了什么工夫,而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想從知青們手中得到的不是什么糧食或工分,而是一些書。
她需要了解這個時代信息,而這些城里來的知青便是最好的渠道。
這樣的要求讓宋倫這些知青們有些意外驚訝,而但他們來時的確身邊多多少少還帶了些書籍課本。原以為下鄉后可以不忘學習,或是聊以慰藉。
但料不到光是每天都是各種繁重的農活勞作足以占據他們的所有時間,也顧不上看這些了,多是放在行李里的。
而對方一個在村子里長大的小姑娘,卻主動提出想要看書學習,這忍不住讓人產生些許荒謬反差感。
不過想再多,他們也沒有拒絕,誰讓喬冉還附帶送了一些治療發燒感冒的草藥呢,這更增加了知青們對她的好感,相比起來他們也算占了便宜。
這事村里人也知道了,頂多嘀咕一聲這城里人果然精貴,至于喬家丫頭會制藥這個事實,也很快被接受了。
畢竟想一想,人家外公還曾是這十里八鄉最有名的赤腳大夫呢。
殊不知,蕭函正是在用這樣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改變在旁人眼中的形象。
論學識,在這個時代她或許是不缺的,但也需要一些方式表現出來。
追根溯源,這具身體因為無父無母的緣故自小就沒怎么上過學,前身能當上村里記賬的會計,說是天生擅長數字,但還是冒險了些。
蕭函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打下補丁,順便為之后要做的事情鋪墊。
在這個年代,如果不是想過歸園田居的日子,那么有必要對以后的人生做出規劃。前面那位無所謂了,接下的路還得蕭函自己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