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喬冉這丫頭已經跟他們分家了,這份光老喬家也沾不上,這樣一想其他人莫名心理平衡了些許,也許就是國家政府照顧烈士子女呢。
至于領導所說的什么重大貢獻,眾人也都紛紛開始各種猜測好奇,究竟喬冉是立了什么功,得到這么大的嘉獎。
因為某些需要,藥方這事暫時處于被保密的,也沒有對外公開,而村子里的人們腦洞也是各種大開,有說喬冉幫部隊抓到了特大間諜,也有說喬冉她爹托夢照顧的。
村長和大隊書記倒是腦子清醒的,知道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的,更是幫著攔下那些個好奇打探的村民們。
就連喬冉親爹那邊的親戚有些騷動,也被書記給壓了下去,青田村好不容易出了個有出息的人,可不能被攔了前途。更被說這還是領導安排的,要是出了問題追責怎么辦。
另外蕭函還收到了一封馮伯伯私下給她的信,信中更是暗示了讓她好好學習,盡快拿下文憑。
就在村里的一片沸騰議論聲中,林曉蘭聽到這個消息更是驚呆了,喬冉怎么就進縣里的醫院工作了呢,還能上夜校學習。
也對,前世這個時候喬冉已經和顧建明在一起了,又怎么可能進城呢。
震驚過后林曉蘭又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也許是前世見識過喬冉是村里除了知青之外唯一考上大學的人,即便現在的喬冉早早弄到了城里的工作,也不足為奇了。
而且喬冉以后進城了也好,就連顧建明也見不到了,更不可能發展出什么來了。
嫉妒是有的,但林曉蘭相信自己抓住了顧建明這個金龜婿,以后只會過得比喬冉,比任何人都要好。
相比起來其他人可就沒有重生者林曉蘭的心態好了,即便是見識多又有文化的知青們,這件事對于他們的刺激也同樣很大。
如果說當初他們或許是懷著一腔火熱的壯志豪情,來為國家建設農村的,那么現在已經被起早貪黑的艱辛鄉下生活給磨滅了棱角,可是下鄉時容易,想回去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甚至也不知道要在這里待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五年十年。
偏偏他們以往不太在意的鄉下姑娘,就這樣輕輕松松地進城工作去了,還能繼續學習,說不羨慕嫉妒那是不可能的。但卻不會存什么壞心思。
人家又不是知青,而且他們也看出來這喬冉就不是什么普通姑娘,聰明好學又有能力。再者醫院的正式工作可能不算什么,但還有領導推薦的夜校學習,在部隊那邊也有關系,明擺著以后就大有前途。
倒不如先提前交好一下這個人脈,說不定將來還有幫助。
于是紛紛去恭喜喬冉了。
唯一沒有去的可能就只有還躺在知青點養傷的顧建明了,就連這個消息都還是從其他知青口中得知的。
林曉蘭生怕他與喬冉沾上什么關系,又怎么可能告訴他有關后者的事。
如說其他知青們知道了也是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