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為了震懾暗中窺伺的人,也算是為民除害了。這種人,留著以后也是為禍一方,不如盡早除去。
最后竟然出現了一個事先絕對沒有想到的情況有很多人自發地跟在了她們的車隊后面,也不上來打擾,也不開口討要物資,就這么遠遠地跟著。
“大概是覺得跟著我們更安全。”李雍容警惕地觀察良久,才對竇娥說,“隨他們去吧。”
她所生活的時代是魏晉南北朝,論起混亂程度,比這里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在應對上,也比其他人更有經驗。
第四天的黃昏,她們終于來到了巴城。
明明距離前線也不遠,但這里的氛圍卻和外面截然不同,城門處排著長長的隊伍,似乎全然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
讓竇娥等人更驚訝的是,巴城外面沒有流民。
這怎么可能
她使了個眼色,就有兩個情報人員脫離隊伍,去找其他人打聽消息。
大概這事并不是秘密,所以沒一會兒,她們就回來了,也帶來了打探的結果,“說是巴城一直在接納流民。城里的傳言說,流民們都會被編入軍隊,為刺史大人征戰。”
竇娥皺眉,“那老弱婦孺呢”
“這就不知道了。但是據說流民都是直接帶去軍營的,沒見有人出來。”匯報的人說著,自己的臉色也難看起來。
巴城刺史總不會那么好心,白白養著這么多人,還特意放到軍營之中。男人還可以說是編入了軍隊,老弱婦孺能做什么用無論雜役還是營妓,都不會是什么好去處。
可是她心里也很清楚,即便如此,對那些人來說,也算是一條活路了。
不是所有人都像她們這樣幸運。
或者說,現在的方縣還是太小了,裝不下那么多人,名聲也沒有傳到很遠的地方,甚至即使聽到了,不知實情的人也未必相信世上會有這么好的地方。
她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之中,既憤怒,又無力。
就在這時,耳邊忽然響起了竇娥的聲音,“這就是我們從方縣走出來的意義,不僅要為主公搜集各種可能有用的消息,更可以順便救下一些人。”
雖然救不了所有人,但能救一個算一個,盡力就好。
“快到我們了。”李雍容在一旁提醒。
竇娥立刻回過神來,跳下馬車,整理了一下衣物,跟朱淑真一起往前走。
來之前,銷售方針就已經定下了她們手里的蔬菜實在太多,自己拿到市場上去零售,不知道要賣到什么時候,還容易引人注目,不如只做大宗交易,正好借此結交巴城制置使宋之睿。
所以此刻,竇娥借著朱淑真的遮擋,一面將兩個布包分別塞進了衛兵的手里,一面道,“這是送給制置使宋大人的禮物,若是在這里打開翻亂了,反而不美,幾位大哥行行好,給個方便,咱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