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城北邊的這片山林,雖然山深林密,卻沒什么風景名勝,更沒有名人曾經在此隱居。因為有山民出沒的緣故,就連巴城附近的居民,等閑也不會往這邊來。
自然的,它也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就被隨意地叫做“北山”。
如果明月霜能夠走進北山,打開她的地圖看一眼,就會發現,這座山大得遠超人們的想象它是橫斷山脈的一部分,主體延綿數千里,有像北山這樣的宜居之地,也有常年冰封的大雪山,地勢復雜、物產豐富,雖然始終不在中原朝廷的管轄之中,卻也孕育出了無數的山民部族。
這些部族就像星星一樣點綴在群山之中,在這里燃起文明的火光。
他們彼此通婚,也彼此征伐。
阿笠部就是其中一個部族,因為領地靠近巴城,所以漢化程度相對較深,自古以來就有下山交易和擄掠奴隸的風氣,偶爾甚至還會跟山下的漢民通婚。
這樣一個部族,既是麻煩,也是功績。歷代就任巴城的官員,大都想要用他們做點文章。
所以多年以來,阿笠部也跟絕大多數的少數民族部落一樣,降而復叛,叛而復降,反反復復,已經快要成為習慣了。反正只要往山里一躲,漢人的大軍就算再有手段,也奈何不了他們有山神的庇護,在這片林子里,他們沒有敵人。
所以在陳炯來到巴城,說要招撫他們的時候,阿笠部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有什么問題。
反正每次招降的時候,新來的官員都會給他們很多的好處。
陳炯一開始也確實給了好處。阿笠部有一處鹽礦,但他們從來沒想過要開發它,只是會鑿下一些鹽石用來煮菜,偶爾也會拿出去與其他的部落交易。是陳炯教給了他們怎么打鹽井,怎么采鹽礦,以及怎么將鹽石提煉成價格更高的精鹽。
雖然這些鹽交易出去之后,陳炯會拿走大部分的收入,但靠著這口井,他們的日子也比以前寬綽了太多。
所以,當陳炯找到一處鐵礦,要跟阿笠部合作開發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懷疑他。
事實上,賣鐵器的收入確實比賣鹽要高得多,只是阿笠部的族人們漸漸發現,因為采礦和冶煉而死去的族人太多了多到部族里的新生兒的數量,已經追不上死亡人數了。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再這樣下去,整個阿笠部說不定會漸漸消失。
只是此刻的他們,已經徹底被綁在了陳炯這條船上,根本無力反抗他。
要知道,山中的部族,彼此之間門雖然也會通婚,但更多的時候還是為了生存資源你死我活。阿笠部的富庶,早就已經惹了很多部落的眼,只不過忌憚陳炯手下的軍隊,才沒有輕舉妄動。
若是跟陳炯鬧翻,即便沒被陳炯干掉,他們在山中也很難立足了。
尤其是這兩年氣候不好,山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就更離不開陳炯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了。
所以阿笠部只能懷著莫名地恐懼,繼續這日復一日的生活。好在最近,山外源源不斷地送來一批又一批的流民,終于讓阿笠部的族人們看到了希望流民中的男性可以代替族人下礦井,而女性可以留下來生孩子,壯大人口。
最令人高興的是,這些流民們不像以前抓回來的奴隸那樣,總是想逃走,必須要戴上枷鎖才放心讓他們干活。只要給一口吃的,他們會自己爭著下礦井。
這讓阿笠部的氛圍好了很多,大家也不再那么緊繃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