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這個。”張吉玉可沒有他的感慨,語帶催促地說,“這文書一發下來,我就想到君先生了,偏你又不在,真是叫人愁也愁死了幸而回來得還算及時,再晚一天,報名就終止了。”
君琢心下一動,問道,“報名有要求嗎”
“上面都寫著呢。”張吉玉說。
這張文書用語簡練,沒什么連篇累牘的廢話,君琢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看的內容。
但凡是在方縣登記過,有身份號碼牌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考試,唯一的要求是識字量在一千字以上。
這樣的要求,若是放在外面,那就能將絕大多數人都篩下去了,但這里是方縣,凡是上過掃盲班的,都認得幾百個字,上千的雖不算多,然而只是君琢自己的學生里就有好幾個。
君琢正思量著,那邊魏老夫人、君玉笙和君縈月也終于掙脫了人群的包圍,走了過來,“在看什么”
“是新的布告,說是要招聘公務人員。”君琢笑道,“還是祖母料得準,地盤一大,果真就要簡拔人才了。咱們來得湊巧,報名還未截止,正好能趕上。”
來的路上,魏老夫人就說過,明月霜現在一定很缺能辦事的人,正是最容易出頭的時候。
不過君琢對此不太看好,因為他曾經自報家門,求見過明月霜,卻被拒絕了。當時不懂,直到后來領悟到了明月霜對宗族的態度,才明白她的深意。
因此,要在這里出頭,實在沒有那么容易。
他將這話一說,老夫人卻道,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情勢不同,必然要從各處簡拔人才。
結果一回來就趕上了。
“咱們是新來的,能報名嗎”君縈月問。
君琢便說只要求能讀寫一千字。這對她們來說,都算是入門的基礎了,自然毫無難度。
倒是君玉笙站在木板前,看得十分仔細,聞言補充道,“這里還寫了,筆試通過之后還有面試,面試也通過,還要做政治審核。”
這份文書里的用詞都是這樣,看起來很陌生,很不習慣,但是細一思量,又覺得意思明白極了。
譬如這政治審核,自然是看她們的出身來歷了。大黎的科舉同樣也有這一條,要求“三代清白”,君家的族人去參加科舉是沒問題的,但在方縣能否出頭,就不好說了。
幾人對視一眼,面上的喜色都淡了一些。
張吉玉在一旁聽著,落在三人身上的視線也多了幾分親切,“三位是君先生的家人,想來也是飽讀詩書的不如先把名報上,這政治審核雖不知道具體審些什么,但先考過了再想不遲。”
這每個村有幾個人報名,也是要公布的,若是人太少了,村長也沒面子。這三人雖是剛來的,卻也算他們村的人了,若能報上名,她必能拔個頭籌
“倒也是這個道理。”君縈月點頭。
來都來了,正好趕上這樣的機會,不需她們自己費任何心思,只要考上就能在紅巾軍的地盤上做官,不用像最初預計的那樣先去種地,再徐徐圖之,她們自然不能錯過。
見幾人都點頭,張吉玉立刻熱情地道,“報名也容易,只要在我這里登記一下便是。”說著就從口袋里掏出一個小本子,一根炭筆,“就從君先生開始吧,你給她們打個樣。”
君琢點頭,接過小本子,填上了自己的資料。
之后是君玉笙,君縈月,當君縈月將本子遞還時,張吉玉一愣,“這不是還有一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