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上下對紅巾軍的印象都很好,顧庭玉還預備設宴款待這一次出征的將領李雍容,但被她拒絕了,“待戰事結束,淮州之危解除,末將再來領大帥所賜宴席吧”
顧庭玉臉上的笑容越發真誠,“李將軍真是爽快人,那我就在此處,等候將軍的好消息了。”
“大帥放心”李雍容朝他辭別,甚至沒等到第二天,就率軍往前線去了。
“一直聽聞紅巾軍行事利落,效率極高,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顧庭玉站在城墻上目送大軍出行,見紅巾軍軍容嚴整,絲毫不亂,不由生出了幾分感慨,“我等偏安此地,已經快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啦”
眾臣連忙上前勸慰,都說既然紅巾軍的援軍來了,必然能挫敗江州的陰謀,可以不必憂慮云云。
“千里,你說呢”顧庭玉轉頭看向站在不遠處的人。
白千里拱手道,“如今局勢看上去已有轉機,其實我淮州仍在生死存亡之際這話本不該下官多言,但為大帥、為諸君、為我淮州百萬軍民,下官卻不得不說。大帥,與江州的戰事或可不必憂慮,但是淮州將來何去何從,已經到了該考慮、甚至該下決定的時候了”
這是要勸顧庭玉投降某一個大勢力了。
周圍眾人聞言面色各異,但誰都沒有開口反駁。
其實之前鳳州、華州并入紅巾軍,就在淮州引發了一場十分熱烈的討論。對于他們這種實力低微、也沒什么野心的小勢力來說,這無疑是一條很適合借鑒的道路,既能維持淮州的安寧,不使之陷入戰事,也能夠一定限度內保留自身享有的富貴。
而且,從符明和董昌如今活躍在報紙上的身影來看,在紅巾軍內的自由,也是毫無限制的。
縱觀歷史,對于投降者而言,這已經是很好的結局了。
至于權位方面,就算自己沒機會,妻女也不是不能上嘛淮州因為與江州接壤,商貿興盛、紡織業發達,女子賺錢養家,甚至自立女戶的事也有不少,對于這個的接受度倒是比別處更高。
不過還是那句話,人嘛,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更愿意安于現狀,留在舒適區內。所以淮州眾人雖然意動,但也沒打算主動去推行此事,要等那不得不做的時刻到來。
但現在白千里告訴他們,已經是不得不做的時候了
顧庭玉沉默半晌,才問,“你這般看好紅巾軍”
是的,雖然白千里說得很委婉,但誰都知道,他說的只會是紅巾軍,他們考慮的,也只會是紅巾軍。
投紅巾軍,結果完全可以預見。但投涼州軍,能得到什么樣的待遇就不好說了。
眾所周知,這種事,談判時所做的承諾,是不能當真的。多的是接受投降時許以高官厚祿,或者冊封爵位,之后再悄無聲息把人弄死的。
就算趙元睿厚道,愿意留著他們,想要如現在這般,在涼州繼續享有權位,估計也不會比在紅巾軍容易。
“下官前往周城拜見明大將軍時,當地正在秋收。”白千里嘆道,“那里去年才落入紅巾軍之手,如今卻是五谷豐登、糧食滿倉,已見太平氣象了。大軍南下之時,百姓們夾道相送、殷殷切切,竟無一絲畏懼憂慮。周城尚如此,洛京又如何西州又如何”
眾人聞言,都不由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