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明月霜雖然什么都沒有承諾,但這一個表態,就已經足夠讓崔桓高興了,認為明月霜果然像他們預想的那樣,臉皮薄、心腸軟,很好動搖。
他立刻將這個好消息傳回了江州,讓在那里翹首以盼的南黎君臣放心,自己則是繼續留在了紅巾軍的地盤上。
對江州方面,他的說辭是,紅巾軍這邊的關系終究需要人維持,而且他留下來,也可以時時留意注意她們的動靜,及時通報。
但實際上,崔桓到了這里之后,才發現紅巾軍的機會究竟有多少。
跟很多頑固派不同,大概因為江州商貿繁盛,本地人也沾染了幾分商賈之氣的緣故,崔桓并沒有將加入紅巾軍這件事看作是令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獸。
恰恰相反,他所秉持的理念是,只要一個人足夠靈活機變,能夠適應當地的規則,不管是在江州還是在紅巾軍,都能生活得很好。
大部分人之所以畏懼紅巾軍,不過是不愿意改變,更不愿意去適應新的規則,只想留在原本的環境里。但崔桓并不拒絕這種挑戰,更不會認為它就全然是壞的。
何況現在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打不過就加入,在崔桓看來,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所以他對紅巾軍的各種政策和事務,是抱持著積極的態度去了解的。而這一了解,他發現紅巾軍看似管理嚴格,但內部的風氣又開放得令人吃驚。
崔桓甚至有一種感覺,這里比江州更適合像他這樣的人生存。
當然,在紅巾軍的體系之中,他很難做到高官顯貴,但誰說一定要做官才有影響力
從前的朝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想要出人頭地,只能走這唯一的一條路。但是紅巾軍不同,這里每一條路都能走出去。
要不是理智尚在,崔桓都想直接把家搬過來了。
雖然暫時不能搬家,但是寫信回去,叫家里以派人過來侍奉自己為由,選幾個機靈懂事的子侄輩送過來,再擇幾個經驗老道、能力出色的掌柜隨行,卻是不妨的。
這個好消息傳回江州,整個朝廷上下頓時大喜過望。
雖然當時說得篤定,但這事是否能成,大家心里也都沒底,如今計劃順利,自然是讓他們大大松了一口氣。
也有人在心底暗笑紅巾軍迂闊,那明月霜沒有決斷,下面的人竟然也不攔阻,果然還是女流之輩,心慈手軟。但這對他們沒有任何壞處,自然也樂得如此。
有這樣一個鄰居,江州可高枕無憂矣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被這個好消息沖昏了頭腦。這不過是緩兵之計,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就算江州每年都愿意送上大筆財富,也難保紅巾軍什么時候就要對他們下手。
但凡能看得清當下的局勢的人,心里都不能不暗藏憂慮。
譬如丞相王蔚,一從宮中回到家里,他就立刻把心腹從人叫上來,問道,“崔兄可給家眷送了信”
“老爺明鑒,是送了。”心腹能被派去打聽這個消息,自然是機靈的,一并連信里的內容都問出來了,“說是獨自在那里,難免寂寞,要家中派幾個子侄過去侍奉。”
王蔚微微揚眉,“沒有別的了”
“還說孩子們沒出過門,叫帶幾個老成的掌柜隨行。”
“原來如此”王蔚聽到這里,不由拊掌笑道,“好個崔桓,竟是打的這種主意”
心腹忙道,“奴才愚鈍,莫非這信里還暗藏了什么玄機”
“哪里需要暗藏什么玄機這封信就是最大的玄機”王蔚長出一口氣,“只怕是他到了那邊,十分看好紅巾軍,所以才要為崔氏的前程打算,將家人子侄送過去,好叫他們早早在那邊站穩腳跟”
但在這個時代,在外做官時帶一些家人子侄在身邊侍奉,是非常普遍的事。崔桓又不是要把家都搬過去,只是選幾個人而已,這要求如此正當,縱然王蔚看出來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何況那些沒有多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