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這一次進宮,已經做好了殉國的準備。
倒不是他對溫靖有多忠心,只是這一路走來,溫靖也是在他們這些人的扶持下,才步步登高。作為他最重要的謀主,王蔚在其中所占據的分量,自不必多言。
所以此刻即將傾覆的,是溫靖的江山,又何嘗不是他王蔚的事業
一生心血付之流水,生亦何趣,死亦何懼
王蔚知道溫靖私底下必定有所安排,所以是把家里都安頓好了才來的,來了就不打算再回去。
但他也沒想到,溫靖的打算竟然是這樣。
雖然自古就有出海尋仙的傳聞,但江州就在海邊,他們這些人比誰都清楚,海上除了茫茫波濤和零星島嶼之外,什么都沒有。那些島嶼也都是蠻荒之地,大部分無人居住,偶爾有些土人,也都是尚未開化的。
誰會放著這中原大好江山不要,揚帆出海
紅巾軍會。
是的,雖然溫靖口口聲聲說明月霜不過一介婦人,但是現成的事情放在這里,王蔚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他想到乘船出海這樣的主意,八成是受了紅巾軍報紙的影響。
此前的樁樁件件,早已證明了那位紅巾軍主的眼光,她既看重這些海島,其中必有緣故。
對在這片土地上已經難以立足的南黎朝廷而言,遠避海外,確實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縱然不能再如今日這般風光,但遠離了紅巾軍,未嘗不能再創一番功績。
王蔚雖有求死之志,但能活著,而且不要活得太糟糕,那他也不是那么想死了。
既然溫靖找到了新的出路,他自然是繼續跟隨對方。
打定了主意,他就朝溫靖拱手道,“陛下既然已經有了決斷,便該趁著紅巾軍未至,速速離去才是。”
“王卿所言甚是。”溫靖道,“朕意也是如此。”
說著,面露遲疑之色。
王蔚眸光微微一閃,他對溫靖是十分了解的,自然能猜到此刻對方心之所向,“陛下可是顧慮這里僅有兩艘船,安頓不下這許多人”
溫靖長嘆一聲,“可不就是”
雖然是要遠遁海外,但為了維持往后的身份和生活,金銀財物必不可少,忠心將士也得帶上,后宮美人溫靖也舍不得更不用說還有數量龐大的田氏宗族、文武百官了。
這兩艘船,能裝下多少
選擇誰舍棄誰
這個決斷,溫靖是做不了的,那就只有王蔚來做這個壞人了。
“陛下明鑒,如今事態緊急,也顧不上這些了,只需擇選心腹之人登船便是。”他湊近溫靖,壓低聲音道,“至于剩下的人,只要陛下能替他們安排好之后的事,想來也必當無虞。”
溫靖聞言似有意動,“大軍馬上就會兵臨城下,還能如何安排”
“紅巾軍素來仁義,一向沒聽說過有殺俘的習慣。若陛下能留書一封,命他們開城門請降,想來必能免此刀兵之禍。”王蔚說。
見溫靖微微皺眉,似乎不太喜歡這個建議,他又低頭道,“自然,陛下那時已經不在宿城,恐怕他們無人做主,難免誤事,既如此何不于皇子之中擇選良才,禪位于他”
反正他們已經要走了,這個大黎皇帝也只剩下一個空名頭,若是能用來安定人心,也不算壞事。
而對溫靖來說,只要投降的皇帝不是他,那這亡國之罪似乎也就減輕了許多,也不會有對著紅巾軍低了頭的憋屈感。
事實上,溫靖自己難道想不到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