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題,建安七子一向為世人所慕,請將七子詩賦各背一篇出來。”
這道題看上去簡單,卻又十分困難。世人皆知建安七子乃是孔北海、陳孔璋、王仲宣、徐偉長、阮元瑜、應德璉、劉公干。但若身在考場,情緒緊張,許多人皆會錯誤把曹孟德、曹子建視作建安七子,所背詩篇則不免大相徑庭。
即便記住建安七子姓名,想要完整無誤背出七人的詩篇,也是難度頗大。不過,這道純粹考驗記憶和臨場發揮的題目,卻是難不住李魚。若非對詩文十分喜愛,他也根本不會有拜師疏影閣的強烈念頭了。
見李魚迅速將七人詩賦背完,胡絳雪不露聲色道“五道題答對四道,勉強算你過關了。第二關考的是捷才,共有三道題。第一道題,五行金木水火土,請對下聯。”
上聯七個字,看上去很簡單,但其實暗藏玄機。所謂對對子,上下聯字數要一樣,內容卻不能相同。由于上聯前兩個字“五行”是“金木水火土”的統稱,下聯也必須是這種前兩個字統領后五個字的格式。但因為上聯已經搶先說了“五”,下聯已經不能用“五”了,那么這個下聯就十分困難了。
李魚聽到上聯之后,立刻明白這個對聯不簡單,眉頭緊皺,卻是無法一下子想到下聯,不免踱起步來。
“我只給你半盞茶時間,若是時間到了,我便出第二道題了。”疏影閣主的聲音聽不出喜怒,不過看似平靜的語聲下仍透露出一絲期待。
時間飛逝,李魚額頭上的冷汗又忍不住冒了出來。就在緊張時刻,李魚忽然靈光一閃,竟是想到了止步亭中那個彈琴的白衣少年,頓時對出了下聯“七音徵羽角宮商。”
要知五音為徵羽角宮商,但宮有變宮、徵有變徵,故可稱為七音。這個下聯對得頗是妥帖,可見李魚的才思敏捷了。李魚對出下聯之后,猶覺驚心動魄“好險好險,多虧了那白衣少年,觸動我的靈感。這個下聯在平仄上還有些問題,但時間緊迫,卻來不及想更完美的下聯了。”
胡絳雪依舊不動聲色,只是道“第二道題,天若有情天亦老,請對下聯。”
這個“天若有情天亦老”看上去比較簡單,但是也暗藏乾坤,因為這一句乃是出自李昌谷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名句。換句話說,胡絳雪想要考察的是李魚的集句能力,下聯也必須出自前輩名人。如果自己另外創一句下聯,雖然也算對聯,但是就算不上高妙了。
李魚自然明白疏影閣主的用意,而且他熟讀詩書,恰巧記得前人石曼卿的名句,立刻回答道“月如無恨月常圓。”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這個集句聯對仗工整,平仄妥帖,意境協和,堪稱一流妙對。能對出這個下聯,足以說明李魚確實博覽群書,而且能夠很好臨場發揮。
雖是疏影閣主并無別樣表示,但李魚卻很有自信,自己脫口而出的下聯足以讓疏影閣主滿意。
卻聽胡絳雪道“曹子建七步成詩,霜月仙子既然夸你是曹子建再生,這第三道題嘛,請你在七步內也寫一首詩吧。至于詩的題材嘛,是了,仙音宗宗主唐佳慧三個月后大壽,你就將唐佳慧三字嵌入詩中吧。”
這一道題可真是絕了不但要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還要求是一首“嵌名詩”原來前面的兩個對聯只是開胃小菜,現在才算是正菜時刻。
李魚的眉毛又皺了起來,卻不得不邁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