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人犯!”
有鬼差自霧中押出一個穿囚衣、帶鐐銬的男人。
牛六聽得人群里響起幾聲驚呼、傳出幾陣喧嘩,有人認出了這犯人,大抵是李城隍尚是解冤仇之時,此人趁時局混亂,殺了鄰居滿門,被稱作“滅門解冤仇”,被捕后打入死牢,但官府怕他真是解冤仇,竟不敢殺他。犯下大案而不死,勾得一些個惡少年崇拜,鼓吹他是個什么好漢。
而今,這“好漢”死狗一樣被丟在高臺下。
“普濟坊韓五,你生性浪蕩心狹氣戾,見鄰婦周陳氏貌美,勾搭不成竟生怨懣,半夜越墻偷入人家欲施奸淫,遭周陳氏力拒而傷一耳,氣恨之下,將周陳氏并其兒女、婆婆一家四口滅門,你可認罪?”
那韓五這才如夢初醒,忙叫喚:“我無罪!我無罪!殺人的是解冤仇,是解冤仇!”
華老或說判官并不理會。
“帶人證。”
陰差又從另一面霧墻帶出名女子,那女子一見著韓五,霎時面涌青黑,雙目盡赤,要撲上去將他撕成碎塊,可惜被鬼差阻攔,只能凄聲嘶吼:“是他,是他殺了我,是他殺了我兒,是他殺了我女,就是他!”
而韓五早駭得閉上眼睛,嘴里反復念叨。
“無罪,無罪。”
判官依舊不理會。
“是非曲直,孽鏡臺前走一遭,便見分曉。”
差人揭開臺下紅綢,露出一方石臺,臺上一面大銅鏡。
鏡子照住韓五及周陳氏,鏡面便似蒙上霧水朦朧起來,接著,霧氣游走變化,顯出一個昏暗的房間里,一個身影揮刀砍殺老弱婦孺,最后小心掌起燈燭,在墻上留下“解冤仇”三個血字,慌張回頭時露出真容,正是韓五!
韓五一下被扼住了嗓子,周陳氏也褪下厲相,低低哭泣。
“罪證確鑿,不容抵賴。”
“韓五以奸淫之心而滅人滿門,可謂喪盡天良,罪不容赦。依《麻衣律》,當斬。”
文判回頭躬身。
“請府君裁決。”
李長安或說城隍,取來一枚令牌,不急著投下。
“父老鄉親已盡得個中詳情,以諸位看來……”
城隍望向對面蕓蕓看客。
“罪當如何?”
人們聞言一齊怔住,還真問咱們該怎么判?一時人群靜默,相顧無言。
直到那周陳氏幽幽轉過身來,慘白的臉兒上淌著兩行細細的血淚,哪個見了不心生哀憐?
人群里,一個聲音遲疑響起。
“該殺。”
又一個聲音堅定了些。
“該殺。”
再一個聲音斬釘截鐵。
“該殺!”
每一句“該殺”都叫韓五身軀顫上一顫,當城隍投下令牌,他已嚇得手足無力,鬼差把他架到場邊,先叫一個目盲老人在他臉上摸索一陣,再拖到崖邊一方青石旁,把他脖頸粗暴地摁在石槽上,旁邊站著一個劊子手和一個書吏。
書吏問他。
“可有遺言。”
韓五眼淚鼻涕刷地沖了出來,哭著喊著什么上有老下有小,什么誠心悔過,什么可為周家建陰廟日日祭拜……
書吏于是在竹片上記下。
“普濟坊韓五,乞活。”
劊子手手起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