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者,筑土為城,掘壕為隍。
其本義就是守護城池之神。
千年前,前任府君也是龍君,引東海之潮水淹錢塘,被許天師降服填了海眼后,城隍廟雖仍然受萬家香火如故,各司屬吏也存在依舊,但城隍之位卻空置了千年之久,久到讓某些本地人以為城隍就該是無面無名之神。
可今兒,錢塘的人們一覺醒來,卻聽得看得一個十足的大稀奇。
一座錢塘城破天荒的有了兩位城隍爺!
一位是斬了鬼王,拔了窟窿城,風頭正盛的后起新秀;一位是無數人聽著他的名諱從小到大、從生到死的佛門祖師。
哪個也不好說是假,哪個也沒法輕易說是真,可若都認作城隍,兩者難免混淆,錢塘人便發揮了天賦。那位李城隍雖將府衙設在感業坊,可據說其最初卻來自城西清波門外的富貴坊,而妙心祖師的輪轉寺卻在城東,處在繁華富庶的東瓦子與迎潮坊之間,所以一位可稱“西城隍”,一位可稱“東城隍”。
李城隍的畫像與泥塑早隨著麻衣師公們傳遍錢塘,是一個腰挎寶劍、身披麻衣的英武青年模樣,而妙心祖師雖未正式受封,其為城隍的法相也早早流傳各坊,是一個著錦繡戴金玉,模樣雍容華貴的老者。所以么,一位又可稱“麻衣城隍”,一位又可稱“錦衣城隍”。
貧賤者拜“麻衣”,富貴者敬“錦衣”,縷縷香氣自千家萬戶裊裊升上云天化作朵朵蓮花。
原本青白二色的蓮池已悄然涂上了一抹明黃。
……
城里溝渠延伸向外連通錢塘江,日日有污水排出,養得排水渠口附近魚兒肥嫩,引來了許多釣客、漁人。
這天,渠口水流忽斷,深處“嚯嚯”有聲,仿佛有口老痰在喉嚨里不上不下。“怪聲”嚇散了魚兒,叫釣客漁人忙活許久簍里空空。要在以前,因著溝渠深處就是窟窿城,人們連聲抱怨也是不敢的,但而今鬼王被斬,窟窿城也灰飛煙滅,便有膽大少年要進渠內一窺究竟。
可剛鉆入渠口,他霎時變色。
下一刻。
轟~
大股泥漿夾著片片慘白噴薄而出。
少年頓被泥流沖入江中,所幸他水性極佳,掙扎著浮出水面,四下一看。
煞白了臉。
但見江面覆著一層骯臟厚實的泥沫,而浮在泥沫上的慘白——竟全是人骨!
一時之間,少年只覺得一股子寒氣攝住了身子,叫手腳僵硬,人便似個秤砣直往水底沉。好在附近的漁民冒死前來,把他拖上了船。再看岸上,已然慌亂驚叫一片,有人跪地不住磕頭,以為是挖穿了地殼,連通了真正的幽冥地府,叫那陰間骸骨河倒涌上了人間。
不多時,麻衣師公們匆匆趕到,安撫人群,解釋說,水中骸骨不是來自什么冥河,而是窟窿城一窩惡鬼吃人吃剩的殘骸,因為積累太多不好處理,城隍爺重新疏通了水渠,引西湖水沖刷,讓骸骨陰煞東入大海,免得積累日久,生出病疫邪祟再添禍亂。并稱,溝渠淘洗干凈后,也將重啟六井,可引西湖之水免費供給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