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的成績也叫大伙兒大為鼓舞,以為就算面對是十三家那樣的龐然大物,小而堅韌的城隍府也未必會輸。
就像昔日解冤仇對上窟窿城。
直到……
歡呼是從最東邊的迎潮坊開始的,不到半個時辰,便傳到了最西邊的富貴坊。
傳遞如此之快,好像城里每一個人都自覺加入了這接力歡呼的游戲——聽到歡呼,發出歡呼,把歡呼傳染給下一個人。
待李長安發覺,劉府已被歡呼聲環繞。
他走上街頭。
到處是歡呼雀躍,到處是喜氣洋洋。
有人大笑著在街上縱情狂奔,有人在臨街的樓上潑灑銅錢,有人勾肩搭背青天白日地就要大加慶賀、一醉方休。
李長安拉住一個路人。
“什么喜事?個個發癲。”
“船!是船!船抵港了!”
“港口不是天天有船么?”
“唉呀!不是客船,不是軍艦!是商船!南洋來的商船!”路人興奮得張牙舞爪,“城隍爺說啦,海患已平,買賣可以做,工坊也可以開啦!”
“城隍?哪個城隍?”
“還能是哪個城隍?自然是東城隍!當然是錦衣城隍!”
李長安似有所感,他走遍了里外諸坊。
看見關門閉市的商鋪、酒店重新開張,看見東西瓦子再度熱鬧,看見楊柳街的姐兒又開始臨窗招袖,看見乞丐唱起蓮花落來比平日多得了一倍的賞錢,看見力工們喜笑顏開聚向碼頭,看見工坊又開始“叮叮當當”,看見滯留倉庫數月之久的絲綢陶瓷裝滿了商船,迫不及待揚帆出港……
李長安抬頭。
又看到天上蓮池,西邊青,東邊黃,中間依舊混沌不明,但明黃已緩慢而堅定壓倒碧青。
李長安知道。
大勢已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