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短短數日,便連續死了兩個兒子,即使這是皇帝主導的,他也承受不住,直接大開殺戒。
他的兒子是有罪,可如果沒有那些貪官污吏和豪門世家的支持,他不可能有膽子造反。
整個大康,被皇帝舉起屠刀屠了一遍,單單是京城,死去的豪門世家和貴族就多達上萬人,到處血雨腥風。
當京城亂起來時,小侯爺在莊子里指揮定遠侯府的護衛對抗造反的士兵。
當時梅村的村民們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尋求庇護,小侯爺全都收留了。
莊子里原來的莊戶中不乏從戰場退下來的殘疾老兵,他們平時種田種菜、編織竹筐、給孩子摘果子,平凡得跟普通老百姓沒什么不同。
如今面對大亂,老兵們精神抖擻,沒有絲毫退縮,橫刀立在莊子前,守護莊子。
面上有疤的老徐頭道“小侯爺莫怕,小的會保護您的”
誰想傷害給他們帶來好日子的小侯爺,先從他們的尸體上踏過去。
小侯爺手中握著大刀,揚聲大笑,“好,讓我們一起殺敵”
小侯爺身先士卒,斬殺了一個來襲的士兵,面不改色地看了眼地上的尸體。
即使他躲在那群紈绔后面,那些被侵害了利益的豪門貴族也會將這事怪到他身上。他心里很納悶,明明著作者欄里,已經將他的名字都放最后,那些人是怎么知道這事是他主導的
難不成那本算學的著作者是他的事已經傳出去
甚至還派了這么一支軍隊打過來,真是看得起他。
他側身躲過一支朝自己射過來的箭,反手一刀砍倒一個敵人。
感覺到朝自己而來的、越來越密集的攻擊,他心里明白,看來對方今兒是非要他的命不可。
小侯爺的勇武讓莊子的護衛十分吃驚,他持著刀,每一刀都落向敵人的致命處,殺伐果斷的模樣,讓他們想起當年的老侯爺。
老侯爺當年是以戰功封侯,勇猛英武。
他們就說嘛,老子是英雄,沒道理兒子是狗熊,瞧這砍人的架勢,是多么干脆利落,是當兵的好苗子。
說來小侯爺今年也只有二十出頭,若是現在投軍也完全來得及,絕對能再續老侯爺當年的威風。
莊內的院子里,黎郁云和伍氏摟著到處亂爬的雙胞胎,守在太夫人身邊。
兩個孩子還小,不懂事,嘴巴“呀呀”叫著,伸手指向門口,意思很明顯,他們想去找爹。
黎郁云親了親他們白嫩可愛的臉,“爹為了保護咱們,跟壞人拼命呢。”她的聲音有點抖,其實心里也怕得厲害,只能祈禱丈夫平安。
太夫人捻著佛珠,是所有人中最平靜的,柔聲道“別怕啊,今兒來的敵人不多,咱們家的護衛都是軍中的好手,我們不會輸的。”
伍氏的嘴巴動了動,很想埋怨兒子不該來莊子,若是在京城
仿佛看出她的心思,太夫人道“京城只怕更亂,也不知情況如何。”
等這場保衛戰結束后,小侯爺仍在前頭忙碌幾天。
上報匪徒亂兵,清理血跡,掩埋尸體,安排護衛巡邏,安排村民回家等等,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
伍氏和黎郁云一起照顧孩子和太夫人。
在敵人來襲時,太夫人無比鎮定,等事情結束后,她的神經繃得太緊,以至于松下來后就病倒了。
這就不得不感謝知書了。
她雖是丫鬟,其實卻有著尋常人沒有的大局觀,對莊子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有她指揮安排,在小侯爺帶人抵抗叛變的軍隊時,沒有讓莊子亂起來。
伍氏感動得握住她的手,直言要給她介紹個好男人,讓她風風光光地出嫁。
知書老夫人,這種恩將仇報的事就沒必要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