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著親姐,江母也不想說實話,掙多少錢他們老兩口知道就行,暗中發大財才是正理。
想到什么,江母扭頭對江父說“待會兒要打個電話給寶兒。”
江父點頭,一邊嘮叨著,“溯溯也不知咋樣了,下午寶兒說已經退燒,這么小的孩子發燒也不是小事。”
家里的魚塘要撈魚,江河原本是打算帶老婆回來幫忙的,行李都準備好了,卻因為孩子發燒,只能改跑醫院。
二姨媽聽著他們說孫子的事,不禁想起自己那不孝子和兒媳婦,嘆了口氣。
她幽幽地說“三妞,姐羨慕你,你兒媳婦孝順。”
江母面露得色,“這說來也奇怪,我現在越看楚楚越歡喜,溯溯更是我心頭肉,就是寶兒”
江母眉頭蹙起,有些煩躁。
現在她越看兒子就越煩,都是當爹的人了,也沒個當爹的模樣
他們家溯溯多可愛啊,可當爹的卻嫌棄個沒完沒了,罵他還有理,說啥兒子以后會是個白眼狼,得從嚴管。
真是豈有此理她出錢,讓溯溯受最好的教育,她就不信會養出白眼狼來
二姨媽的手指無意識的撕扯著桌布。
都是當媽的,都是從小寵著兒子,兒子娶的都是城里姑娘,為什么她和妹妹的日子卻完全不同呢
妹妹想去城里和兒子、兒媳婦住,只要說一聲就行。
而她呢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居然就是她兒子。
老兩口看了眼又開始自怨自艾的二姨媽,不說話了。
其實沒辦廠和承包魚塘前,二姨媽的日子過得可比他們舒坦多了,在鄉下的日子除了孤單些,吃喝完全不愁。
江母覺得,自己比她二姐幸運的,就在于老頭子還在,她沒覺得孤單
,
沒必要非要進城跟兒子兒媳一起住。
如果她進城和兒子、兒媳婦一起住,
肯定也有矛盾。
現在,江母的心思都放事業上,沒了心思和兒媳婦計較小兩口是不是感情太深、不要老娘之類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晚上睡覺時,江母還在想這事。
她翻了個身,不明白自己以前為什么覺得和兒媳婦爭搶兒子的注意力,是最重要的事明明生活中有比這更重要的東西。
她現在是村里名副其實的首富,村民們崇拜她,比她年紀大的、比她年紀小的都佩服她,只要她開口說話,所有人都會用心傾聽。
現在,她的意見沒人會忽略,因為大家覺得她這么成功,說的話都是對的,這反而讓她做事說話都三思,生怕誤導別人。
再三思考后的意見大多是正確的,按著她說的話做事的村民,反過來更喜歡向她咨詢。
江母開始飄飄然,覺得自己比村長更讓人尊敬。
這種尊敬讓一輩子認為女人就該待在家里伺候丈夫孩子的女人思想越來越開放,這也是她默默認同兒子當家庭主夫的原因。
時代變了,女人也該有自己的事業。
一個魚塘的魚賣了大半后,剩下的就很難再賣出去。
回為路途的問題,所以他們主要銷售的對象是縣城那邊,然而縣城就這么大,也不可能人人都吃魚的。
江父有些發愁,打電話給兒子“寶兒啊,你說是不是應該降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