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離開京城什么的,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皇帝肯定會懷疑太子在外面,山高皇帝遠,這是想趁機當土皇帝不成
在客棧里休息了一天,江河戴上,帶著兒子在縣城閑逛,還到當地比較有名的寺廟看風景。
是的,就是去看風景。
縣城里最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廟,周圍到處都是竹子,大片大片的竹林環圍著寺廟,是以寺廟名字就叫“清竹寺”。
這里最有特色的是,大部分建筑面積是由竹子建造而成。
暗十一給他們當導游,說道“據說當初決定在這里建造寺廟的時候,從山上將材料送上來太遠,又太危險,主持索性直接用上竹子。”
他的容貌雖然平凡,笑起來時卻是特別和氣喜慶,屬于那種去到哪都能受老大爺、老太太喜歡的類型,老人家有啥話都愛和他嘮嗑。
是以剛縣城兩天,暗十一就將縣城的大致情況摸清了。
“清竹寺也因為竹子建筑出了名,不少讀書人都會特地來看一看,附弄風雅。”
竹可是四君子之一,極受文人雅士追捧。
小虎摸著肩膀上的鸚鵡,奶聲奶氣地說“統統,清竹寺的竹筍大餐可好吃啦,你期不期待呀”
站在他肩膀上的鸚鵡“嘎”地叫了一聲。
當然不期待啊,它比較想吃肉。
鸚鵡在心里抱怨,宿主真是黑心肝,明知它什么都能消化,還是任由小孩克扣它的肉,真是太過分了
它的身體這么小,吃得這么少,宿主少吃兩口就夠它吃撐的。
可小氣的宿主居然仍是舍不得那兩口肉
清竹寺的正殿是磚瓦結構,屋頂是瓦片的,這也容易理解,畢竟煙薰火繚的,佛前還點了長明燈,防火第一。
江河和住持一起講佛經,暗衛在外面守著。
鸚鵡趁機飛到后山的竹林里,去找最嫩的春筍,它實在受不了寺里的香燭熏燎。
曾經當過圣僧的江河和住持真是越說越投機。
小虎則坐在旁邊,神色肅穆,七歲的孩子很少有坐得定的,但這孩子分外沉靜,他跪坐在蒲團上,聽住持和父親說佛經,努力地思考。
聽完佛經后,小虎拉著父親的袖子“爹,我想給娘點一盞長明燈。”
江河目光柔和地看著他,“好,我們點一盞。”
點完長明燈后,父子倆去吃寺里有名的竹筍宴。
竹筍宴果然好吃,就是小虎覺得有一點奇怪,為何這個寺廟里有那么多孩子一個個小光頭,年紀這么小就出家,難道這是個分外年輕化的寺廟
可也不至于兩三歲的孩子就當和尚了吧。
江河打算在清竹寺里住上兩天。
住持對此非常歡迎,他覺得這個年輕的施主很有慧根,與他討論佛經時受益匪淺,有知已之感。
想到這里,住持頗為可惜地看了眼外面蹦跳著的小孩,若不是江施主現在全部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他真的愿意渡江施主出家。
小虎在殿門前玩,看了眼室內和主持一起喝茶的父親,眉頭皺起。
他不愛喝茶,也不想再聽佛經。
于是他轉頭朝旁邊的小和尚脆生生地說“覺明,我們去轉生池看烏龜。”
小和尚覺明的年紀和小虎差不多,他從小在寺廟長大,生白凈可愛,又聰明伶俐,經常被派去接待香客。
這會兒也被指派來陪小虎。
小虎好奇地問“覺明,你們寺廟里有好多小孩子啊,這么小就當和尚了嗎”
難道這就是鸚鵡嘀咕的“畢業就有十年工作經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