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部分都是棄嬰。”覺明一臉感恩地說,“鄉下養不活孩子的人家會將孩子丟掉,住持看到時,都會撿回來養。久而久之,就有不想養孩子的人家會趁機將孩子丟到山腳下之前有一次,廟里無人下山,一個被丟在山腳下的嬰兒被野狗分吃了,住持大慟,后來每天都會讓師兄或師弟下山轉悠一圈。”
小虎的眼睛撲閃著,也感動得淚眼汪汪的,由衷地說“住持真是好人。”
但覺明卻沒有太高興,低聲道“寺里養的孩子多了,香油錢都花在吃食上管賬本的慧知師傅天天發愁呢,幸好咱們寺廟周圍都是竹子,竹筍可以到山下賣了換食物。”
說到這里,他握緊拳頭,“明天我們要去挖筍,我一定要多挖點,我和你說啊,其實泡一晚的筍干,清炒都很好吃的。”
小虎拍著小爪子,“我也要努力挖筍我爹說,山上的是甜筍,清炒煮湯都好吃,我要多挖點”
住持確實是個好人,從他身上的
功德金光就知道了,不然江河也不會與他講佛經,畢竟他這一世可不是和尚。
寺院里的客房的蠟燭亮了一個晚上。
小虎睡得迷迷糊糊的,睡前喝水太多,導致半夜憋尿醒來,發現父親并沒有睡,坐在燭光下奮筆疾書,不知道在寫什么。
“爹,睡覺覺。”小虎揉著眼睛,迷迷糊糊地去放了水后,爬回床上,說完小身子又吧嗒地掉到被子上,沒一會兒呼嚕聲響起。
江河放下筆,將他重新塞到被子里,繼續書寫。
第二天清晨,幾乎一整晚沒怎么睡的江河跟著兒子一起去挖竹筍。
小虎在前面又笑又跳的,朝飛在旁邊的鸚鵡說“統統,哪里還有竹筍,快跟我們說。”
鸚鵡在竹子的縫隙中飛來飛去,給小孩指點最嫩的筍子的所在之地。
和他們一起同行的覺明也非常開心,覺得這只鸚鵡好神奇啊,居然知道哪里有竹筍,哪里的竹筍最嫩。
快到午時,江河和暗十扛著一大堆竹筍回到清竹寺。
清竹寺周圍的竹筍是無主的,香客想要就去挖,并不用特地交給寺里。
這么多竹筍,江河他們自然不可能扛下山的,索性拿來和清竹寺換了一些筍干,小虎對此也沒意見,筍干炒著也很好吃的。
江河他們離開的當晚,住持在客房里發現一本新抄的佛經。
他打開后看了一眼,立刻就沉浸進去,直到三日三夜后,才回過神來。
“世間當真有如此神奇的修煉之法”
住持喃喃自語,深深懷疑和他談論佛經的施主是真佛轉世。
他叫來覺明,待覺明將那只與他們相伴的鸚鵡的神奇之處說了,住持越發確定江河大有來歷。
傳說中的孔雀大明王為佛母,鸚鵡該不會是孔雀大明王的轉世吧
離開清竹寺的當天,江河一行人就離開縣城。
他們登上船,繼續順水而下。
撐船的船夫并不急,暗衛們也不急,此次出行,他們主子賢王殿下十分隨意,并不趕時間,船停在何處,他們就下船去岸上游歷一通。
就算不停也沒事,主子坐在甲板上釣魚都能釣上半天。
小虎就更不急了,他本來還覺得有點寂寞的,先前一個人讀書寫字,一個人玩,船里的都是大人,就算他們陪他玩,也代替不了同齡玩伴。
不過自從有了鸚鵡后,一切就不一樣了。
鸚鵡統統很聰明,可以陪他讀書,還會陪他下棋,他無聊的時候,統統甚至會給他講笑話。
這日,江河依然在甲板上咸魚躺,一副姜太公釣魚、愛上鉤不上鉤模樣。
見兒子帶著鸚鵡從船艙出來,他懶洋洋的對兒子說“小虎,過來,給你皇祖父寫封信。”
侍衛們機靈地去搬桌子,拿筆墨紙硯。
鸚鵡馬上飛過來,落到桌子上,嘎嘎地問“小虎,你會寫嗎我教你。”
小虎坐在那里,小手抓頭,覺得鸚鵡說的都是廢話,他爹離京前,可是答應皇祖父,他們父子倆每個月要寫一封信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