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場大賽之所以這么狂野彪悍,硬核刺激,原因就在于與提瓦特人民的武德充沛是離不開關系的。
許多人認為在當今這個時代沒有一定的武力值是沒法出門遠行的。
贊同這個觀點的人很多,更何況是喜愛極限運動的冒險家們
倘若連這一點點小小的人為阻礙都無法克服,那還去騎什么單車,探尋什么上古秘密呢直接坐到觀眾席上好了
至于這場“山地自行車拉力大賽”,就不得不提起它的誕生與最初的單車發明者息息相關。
那是一個信仰著變革之神的老冒險家,也就是克爾德李的親爺爺。
對于他們這些信徒來說,神明死了無所謂神明復活了也無所謂
反正重要的不是神,而是神帶給大家的“變革”思想不是嗎
塔尼斯特壞了我成替身了
我,要是有個代步工具就好了。
以上這個念頭,令當時登山時摔斷了一條腿、被猛獸追殺得跳下懸崖、在河水里漂泊了十幾公里、連滾帶爬的在荒原上爬行了兩天的老李所想的。
于是,最初的自行車應運而生。
隨著之后將近六十多年的產業發展,各種各樣的自行車也被發明出來,有的深入民間,成為人們短途出行時的好助手。也有的車子被各國軍方所吸引靈感,發展出了負責“高速機動”的自行車部隊。
話歸正題,在眾多自行車品種之中,“山地車”是最狂野、最追求極致飚速的那種。
它不設防護,剎車幾乎是擺設,考驗的就是騎手們的高超騎行技術和生死一刻的機敏應對。
什么反應不過來怎么辦
沒關系,人的一輩子很短,下輩子多注意就好了。
然而由于在十幾年前的某一屆山地車大賽中,一位來自楓丹的科學家開著類似于坦克的玩意兒參加了比賽,并且在一炮打爆了評委席后,這種鐵皮殼子就被永遠拉入自行車協會的黑名單
在那之后的另外一屆,又有一位稻妻人徒手扛著一臺酷似航空母艦的船舶,依靠健碩的肌肉和非凡的體力,來了一場“旱地行舟”的驚人表演,同時堅稱這是“山地自行車”提瓦特自行車協會至今拒絕承認此人取得的那一屆冠軍成績。
在經歷了這些奇葩選手和他們那糟心的“山地自行車”事件后,協會終于在一次次的慘痛教訓中提出了參賽車輛的要求。
合格的參賽山地車,必須擁有一臺自行車應當擁有的基礎架構,以及兩個輪子。
然后,就沒別的要求了。
你可以改裝一些器具在車身上,也可以自己背著裝備來參加比賽但是,一根鋼架子,外加兩個輪子,這樣基礎物品是絕對不能多,也不能少的
所以哪怕是熒和派蒙在參賽前就收集到的情報材料中,對此早已略知一一,但當看見一個比人還高、黑壓壓的巨大
鐵車輪朝自己碾壓來時,
,
外加最近苦練的單車騎行技術也直線提升了不少,當即一個車頭別開方向,險而又險地才躲過了那擦肩而過、火花迸射的高大鐵輪。
熒身后的幾個選手就沒那么運氣好了,眼看大鐵輪驟然閃現,幾人閃避不及,直接被碾翻了四個
出師未捷身先死咯
哦,他們也沒死成。
因為在生死時刻,原本漂浮在半空中的“黑色飛賊”突然附沖下來,貼在選手們的身體要害處,化作了一片鎧甲般的防御鐵片才勉強擋住了最致命的沖擊。
不過人仰車翻、瘋狂吐血乃至于失去比賽資格這些事情還是免不了的。
遠處附近的迪奧娜煩躁地抱怨這幾個廢物點心選手怎么不再堅持多一會兒,尤其是在里面發現了自己很熟悉的臭酒鬼面孔后更加不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