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鉞按了按眉心,“她真不肯嫁朕”
劉奎想起舒筠最后那番話,將頭埋得很低,“舒姑娘說得三媒六聘,明媒正娶。”
裴鉞雙手垂了下來。
劉奎盯著他的眼,生怕裴鉞動怒,慌忙找補,“陛下,姑娘不知您的身份,說話不知輕重,您別與她計較,陛下若真要納她入宮,不過是一封圣旨的事,要不老奴這就去擬旨,著人去一趟舒府”
裴鉞臉色如深流過淵,緩緩坐了下來,闔目不言。
上回在摘星閣,他是真沒放在心上,如今嘛,養了這么久,心里不可能好受。
菜香肆意,在越來越沉的天色里漸漸冷卻,裴鉞撐著額,五臟六腑猶如下油鍋煎熬,紛亂的情緒在胸膛四處亂撞,絞得他好不難受,幸在他一貫冷靜自持,沉默許久后,神情已如湍流歸于平靜,修長的手指在那略有些斑駁的書脊上,來回撥動數次,他嗓音幽幽沉浮,
“不必了。”
他還做不到強迫一個女人跟他。
這是他的底線。
裴鉞一人坐在寬大的八仙桌后用膳,八珍玉食到了他嘴里如同嚼蠟。
劉奎在一旁見他久久不做聲,略有些不放心,
“陛下,太皇太后那頭還等著呢。”
裴鉞聞言闔了闔目,這下是真的氣得不輕。
小姑娘看著性子軟,干脆起來毫不拖泥帶水。
裴鉞定了定心緒,起身前往慈寧宮,他自然不會將實情告訴太皇太后,只道那姑娘家中出了事,急著出宮去了,太皇太后心想遲早能見著,也不急于一時,遂作罷。
只是老人家順道又提起立妃的事,這回裴鉞沉默的時間更久了。
太上皇將意思透露出去后,以禮部侍郎為首的一群臣子提議將各家貴女一道納入皇宮,誰能誕下皇帝長子,便可冊后,此議一出,呼聲極高,李轍心中雖不滿,卻念著孫女年紀不小,再拖下去還不知是什么光景,便咬牙應下。
這一道由中書省牽頭的請皇帝立妃的折子,在翌日清晨送達了御書房。
此事經由太皇太后與太上皇授意,司禮監與中書省又達成默契,本該是萬無一失,板上釘釘。
可裴鉞盯著那份奏折,心中沒由來地惱怒,也不知是因舒筠的事遷怒,抑或是旁的緣故,他親手捏起那份奏折,一點點將其撕了個干凈。
舒筠回到舒家,小小生了一場病,等了兩日,裴鉞那頭沒有任何動靜,舒筠便知裴鉞怕是沒打算娶她。
起先難過了好幾日,轉念一想,她總不能真的拋開爹娘嫁去旁家,裴鉞再好,能比得過爹娘重要舒筠搖搖頭,用這個理由說服自己不要難過。
又耿懷了幾日,忽然醒悟,莫非裴鉞家中早有妻室,見她頗有幾分容色,欲納為妾室他年紀不輕,她早該想到的。意識到這一點,舒筠徹底釋然了。
半月過去,舒筠沒能等到裴鉞提親,卻是等來了淮陽王說媒,淮陽王欲將她說給侄兒裴彥生,為舒父所拒,舒家不欲跟皇家攀親,便以招婿為由予以拒絕,淮陽王十分遺憾。
既是放話招婿,也不能敷衍人,蘇氏和舒瀾風還當真給舒筠說了兩門親。
前頭一人是舒瀾風的學生,出身寒門,家中有四兄弟,他排行老三,父母愿意讓他做上門女婿,男兒不錯,生得方方正正,學業還算中上,就是家里父母獅子大開口,提出要給一筆價值不菲的聘金。
銀子嘛,舒家出得起,就是婆母嘴臉過于貪婪,今后成了親還不知要鬧出多少事,若整日說三道四,尋東要西,屆時招的可不是女婿,而是一尊佛,舒筠搖搖頭,拒了這門親。
有了前車之鑒,往后舒瀾風格外注意篩選對方的家世,這回總算是遇見一開明的父母,對方也是官宦出身,門楣不輸舒家三房,那老太太聲稱不要聘金,只要給家里親朋好友備些賀禮便可,舒筠心想這么好的事怕是落不到自己身上,果不其然,后來一打聽,原來那男子少時發過一次高熱,腦子比尋常人要慢幾拍。
舒筠從此灰心喪氣,不再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