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湖,這片草原西部邊緣的廣袤水域,如一顆深邃的藍寶石鑲嵌在無垠的綠野之間。湖面波光粼粼,湖水因湖底淤泥與四周植被的映襯而呈現獨特的暗藍色,故得名“黑水”。
四座要塞如同巨人的鐵拳,穩穩地嵌入湖岸的四個戰略要點:北岸的“鐵壁要塞”扼守通往北方荒原的咽喉;東岸的“晨曦要塞”直面草原腹地,視野開闊;西岸的“暮色要塞”隱于湖畔山丘之后,易守難攻;南岸的“磐石要塞”則直面南方商路,控制著物資與情報的流轉。
每座要塞皆為石砌高墻,箭樓林立,火炮探出垛口,俯瞰著湖面與周圍草原。要塞之間相隔數里,卻通過湖面的炮艇與陸上的斥候小隊,形成一張嚴密的防御網。奧軍士兵在要塞內晝夜輪崗,警惕著任何靠近湖岸的異動。
為了增強機動性與火力支援,奧軍在湖畔建立了小型造船廠。工匠們日夜趕工,將從北三地森林運來的木材與金屬材料,打造成一艘艘精巧的炮艇。這些船只船身狹長,吃水淺,便于在黑水湖的淺灣與蘆葦叢中穿梭。每艘炮艇裝備數門輕型火炮,船頭與船尾各設一座,可同時攻擊前方與側翼的敵人。船舷兩側的射擊孔,允許士兵在船艙內用火槍射擊,兼顧防護與火力輸出。
這支袖珍艦隊雖規模不大,卻在湖面巡航時展現出驚人的威懾力。炮艇編隊常以兩艘為一組,定期巡視湖岸,與要塞守軍形成聯動。一旦發現敵情,炮艇可迅速集結,用火炮轟擊來襲的船只或岸邊目標;而要塞內的重炮則可提供遠程支援,形成湖陸一體的防御體系。
黑水湖的控制權對奧軍而言意義重大。這不僅是草原西部邊緣最大的淡水水源,關乎眾多獸人部落的生存,更是深入敵境的前哨站。四座要塞與湖上艦隊,如同一道鐵鎖,牢牢鎖住了這片戰略要地,為奧軍在草原與荒原之間的博弈,提供了堅實的后勤與軍事支撐。
而在此時,阿巴爾的軍隊正在向黑水湖聚集。他們穿過草原,踏過荒野,帶著對勝利的渴望和對領土的野心。他們的隊伍中,有身經百戰的士兵,有經驗豐富的弓箭手,還有那些為了生存而被迫加入的新血。
奧軍則嚴陣以待,他們知道這場戰斗將決定西部草原的控制權。在亞爾維斯的建議下,奧軍在當地部落中招募了眾多獸人苦力,這些獸人雖然曾經是敵人,但現在卻成為了奧軍的盟友。他們搬磚運石,加固要塞,挖壕溝,設置陷阱,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好準備。
獸人苦力們在奧軍士兵的指揮下,忙碌地工作著。他們挖出深深的壕溝,將泥土堆成高高的壁壘,然后在壕溝中設置尖銳的木樁和陷阱。他們還用石頭和木材加固要塞的城墻,使得要塞更加堅固。
奧軍士兵們也在緊張地準備著,他們檢查槍炮,晾曬火藥,確保它們能夠在戰斗中發揮作用。
隨著阿巴爾軍隊的逼近,黑水湖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
這日,一支獸人的偵查騎兵先來到了黑水湖。
他們身著簡陋的皮甲,手持長矛和彎刀,騎著高大的戰馬,沿著湖岸小心地前進,觀察著附近的形式和奧軍的部署。騎兵們眼神中透露出濃濃的警惕,他們知道,這片湖水是奧軍的重要水源,也是他們爭奪的焦點。
一座了望塔上的奧軍士兵用望遠鏡發現了他們。他立刻用旗語通知了湖上的炮艇艦隊。三艘炮艇接到命令后,立刻撲向指示的方位。
很快炮艇發現了獸人騎兵,而獸人騎兵們也看到了炮艇。
而當炮艇距離岸邊不足百步時,獸人騎兵突然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舉動——他們紛紛從戰狼背上躍下,將坐騎驅趕到蘆葦叢后,自己則蹲伏在湖灘的亂石間。粗糙的獸皮護甲下,他們抽出了背負的長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