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山風掠過山喉堡的灰石城墻,戴里克·海勒站在營門前。
他一身舊騎兵制服尚未換下,肩章上還沾著黃土之原上的塵土,戴里克剛接到湖心鎮的調令,從騎兵營長轉任山喉堡守備指揮官,任務明確:統轄駐軍、護衛測繪、掌控地形。
一支由六十人組成的測繪隊正列隊于堡前空地,為首者是一名戴圓框眼鏡、背著黃銅儀器箱的年輕技師。
“長官!”對方敬禮,聲音清亮,“測繪分隊第三組,奉命抵達前線,執行洛基山東段地形勘測任務。”
戴里克點頭回禮,目光卻被他們身后騾隊馱著的物件牢牢吸引——那些不是尋常羅盤與測桿,而是他從未見過的精密器械。
在他的請求下,測繪隊長在營地中央的平臺上一一展示和講解帶來的設備。
“這是經緯儀,由維斯學院畢業生尼克·伍德先生設計,伍德精密儀器公司制造。”他小心翼翼打開黃銅外殼,露出內部精細的刻度盤與望遠鏡,“它能精確測定方位角與仰角,配合水準器,可在復雜山地中測繪經緯度與高程,誤差不超過三弧分。”
戴里克俯身透過望遠鏡,調整旋鈕,遠處山脊的輪廓瞬間清晰,不禁連連點頭道:“不錯,不錯。”
“還有這個,”技師指向一臺帶三腳架的銅制圓盤,“平板測圖儀,我們可在野外直接繪制地形圖,配合視距測量桿,每百米誤差不足半米。”
他翻開筆記本,展示一張剛繪出的局部草圖:等高線層層環繞,山脊、溝谷、坡度一目了然。“我們用視距法測距——望遠鏡內有刻線,讀取標尺上下絲間距,乘以固定系數即可得距離,無需拉繩。”
戴里克驚嘆:“不用丈量,也能知遠近?”
“是的。”技師又取出一具短小銅管,“至于這個,是氣壓測高儀,利用大氣壓隨海拔變化的原理,可快速測定高度。配合溫度校正表,精度極高。”
最后,他展開一幅大幅圖紙——洛基山局部地形圖,等高線密布,標注著坡度、植被、水源點。“這是前哨組三天內完成的初圖,湖心鎮要求我們繪制萬分之一比例圖,用于火炮射界與行軍路線規劃。”
戴里克環視這些儀器,黃銅拋光如鏡,齒輪咬合精密,光從視覺上看就絕對擔當得起“精密儀器”這個詞匯。
他的目光目光又回到那臺經緯儀上,黃銅表面刻著一行小字,那是制造公司的名字。
他忽然一怔,轉頭看向測繪隊長:“你剛才說……這儀器是尼克·伍德造的?那個在僭位者戰爭中被格萊曼大人親口褒獎的尼克·伍德?”
“正是他。”這名技師答道,語氣中帶著敬意,“僭位者戰爭中,當時的伍德先生還在學院讀書,被臨時征調為軍隊測繪地圖,期間他用三角函數和勾股定理推演了一套簡易測距法——只需測出炮位與觀測點的夾角和基線距離,就能算出目標遠近。”
他指了指平板測圖儀旁的一具老舊木尺,上面刻著密密麻麻的刻度:“那就是他最初做的‘炮兵測距尺’,士兵只要對準目標和參照點,查表讀數,再結合火炮仰角,就能估算射程。雖然很原始和粗糙,但的的確確提高了我軍炮兵的射擊效率。”
“我想起來了!”戴里克緩緩點頭,記憶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