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森子爵露出好奇的神色:“哦?什么樣的神奇液體?”
巴林故意頓了頓,吊足了胃口,才緩緩說道:“那液體是我們矮人用特殊礦石提煉出來的,顏色呈淡黃色,氣味有些刺鼻,看著不起眼,用處卻大得很。它能腐蝕金屬表面的銹跡,不管是鐵器還是銅器,只要沾上一點,那些頑固的銹斑很快就會被清除干凈,比用砂紙打磨省力多了。”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著赫爾森的反應,見他認真聽著,心里稍稍松了口氣,繼續說道:“不光是除銹,這液體還能用來提純礦石,有些礦石里雜質多,用它浸泡過后,雜質會被溶解,剩下的金屬純度能提高不少;甚至在金屬上蝕刻花紋也能用它,只要在金屬表面涂一層防護膏,再把液體涂在想要蝕刻的地方,很快就能形成清晰的紋路,比鐵匠手工雕刻精準多了。”
巴林刻意隱瞞了這種液體的真實名稱,只強調它的用途,就是想讓人類知道,矮人并非毫無所長,即便在冶鐵規模上不如人類,在金屬加工的“巧勁”上依舊有自己的優勢。
他說完后故作隨意地笑了笑:“說起來,這種液體在我們氏族里用得很普遍,若是貴方有需要,或許日后通商時,我們還能考慮將它作為交易商品之一。”他心里打著算盤:若是人類對這種液體感興趣,那矮人在后續的通商談判中就能多一分籌碼,也能稍稍挽回些在煉鐵廠這里失去的氣勢,不至于讓人類覺得矮人處處不如他們。
赫爾森子爵于化學方面不是很懂,只是平靜地說道:“聽起來倒是種很實用的液體,若是真有你說的這般好用,日后通商時倒確實可以好好談談。不過現在,咱們還是先繼續參觀吧,前面還有精煉車間,那里能看到生鐵變成熟鐵的過程,你或許會感興趣。”
巴林見赫爾森沒有表現出急切的樣子,心里微微有些失落,但也知道不能操之過急,只能壓下情緒,點了點頭:“好,那就繼續參觀。”只是他的腳步,比之前多了幾分刻意維持的從容,仿佛剛才提及的神奇液體真的讓他找回了些許底氣。
中午在煉鐵廠附近的食堂簡單用過餐后,赫爾森子爵便帶著巴林前往化工產業區。
相較于煉鐵廠的燥熱與喧鬧,化工廠周邊的氛圍顯得更為沉靜,只是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與上午不同的、略帶酸澀的氣味,讓巴林下意識地皺了皺眉。
“咱們去看看阿爾達的化工產業,這里生產的一些東西,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都用得上,或許對你了解阿爾達的經濟也有幫助。”赫爾森子爵一邊走,一邊隨意地介紹著,語氣平淡得仿佛只是帶他去看一處普通的工坊。
巴林心里還惦記著上午提及的神奇液體,琢磨著人類若是真對這液體感興趣,后續通商談判該如何爭取更多利益,便漫不經心地應著,并未對即將參觀的化工廠抱太多期待。在他看來,化工產業無非是提煉些礦石、制作些染料,頂天了也比不上矮人鍛造技藝的精妙。
可當化工廠的全貌展現在眼前時,巴林還是愣了一下,只見幾座巨大的圓柱形鉛制容器整齊排列在廠區內,容器之間用粗大的管道連接,管道外壁包裹著保溫的麻布,容器旁的操作臺上,幾名工人正專注地記錄著儀表上的數值,旁邊的蒸汽裝置“咕嘟咕嘟”地運轉著,將氣體源源不斷地輸送進鉛制容器中。
“這是我們的硫酸生產車間,用的是‘鉛室制酸法’。”接待他們的化工廠廠長是位戴著眼鏡、舉止斯文的中年人,他指著那些鉛制容器,耐心地解釋道,“我們先將硫磺和硝石在焙燒爐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再將這些氣體通入鉛制的反應室,與水蒸汽混合。在氮氧化物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硫會與氧氣、水反應,生成硫酸,最后通過底部的管道收集到鉛制儲罐中。”
廠長一邊說,一邊帶著他們走到反應室附近的觀察口。巴林順著觀察口往里看,只見鉛室內部彌漫著淡淡的白霧,液體順著室壁緩緩流下,最終匯聚到底部的出口,通過管道流入儲罐。
而那液體的顏色,正是他上午引以為傲的“神奇液體”特有的淡黃色!“這……這是在生產硫酸?”巴林的聲音瞬間變了調,臉上的從容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他死死盯著那些鉛制容器,大腦一片空白。
在鐵錘氏族,制備硫酸需要先找到含有硫磺的礦石,將礦石碾碎后與硝石混合,放在陶罐中緩慢加熱,幾天時間才能提煉出少量純度不高的硫酸,過程繁瑣且產量極低,每次制備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堪稱“精雕細琢”。
可眼前人類的生產方式,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巨大的鉛室取代了矮小的陶罐,管道輸送氣體取代了人工攪拌,蒸汽裝置提供穩定動力,幾名工人就能監控整個生產流程。巴林雖然搞不清其內部的具體原理,但一眼就能看出來單單憑這座工廠就甩了矮人整個種族無數條街道。
廠長還在一旁補充道:“這座硫酸車間算中等規模,目前每天能穩定產出八到十噸硫酸,純度能控制在七成以上。這些硫酸一部分供應本地冶鐵廠除銹、礦石提純,一部分送到紡織廠做染色助劑,剩下的會裝桶儲存,以備后續拓展用途。”
“八到十噸?”巴林聽到這個數字,只覺得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他上午還想用那“神奇液體”扳回面子,覺得矮人在這方面有人類無法比擬的優勢,可現在看來,人類生產硫酸的方式無疑先進了太多。
從原始的陶罐加熱到規模化的鉛室制酸,從幾天產出幾斤到一天近十噸,兩者的差距簡直像是天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