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寰眼神掃過他們,道“我聽說,人有輪回轉世。這些銀錢不多,算是給他們輪回路上的一點貢奉。他們是你們部落的百姓,希望諸位,能送他們最后一程,結個來世的善緣。”
不過是些奴隸,死了他們哪會在意。至于錢財,脫里他們理所當然自己拿了,壓根沒想過要給到這些賤奴的家人手中。
趙寰其實心知肚明,話卻說得委婉又客氣。脫里他們臉色微不可查變了變,勉強應了下來“趙統帥放心,我們定會分文不少送到他們家人手中。”
趙寰沒再多說,看向了虞允文。
很快,虞允文差人送來了幾輛板車。板車上蓋著油布,車看起來不輕,車輪都陷入了地里,留下深深的車轍。
來了來了
既然他們不遠千里應詔,趙寰至少得有所表示,賞賜他們一二。
脫里他們早就眼巴巴盼著,都要離開了,趙寰還沒動靜。
此時見到板車,禁不住興奮又激動,心中如貓爪在撓,想知道車上究竟裝著什么。
趙寰道“各位可汗不缺稀奇玩意兒,這些是大宋的一點心意罷了,你們莫要嫌棄。”
幾人嘴里忙謙虛客套,拱手道了謝。脫里實在好奇,走到板車邊,用力呼吸了下。
一股咸濕味鉆進鼻尖,脫里愣了下,掀開油布仔細一瞧。板車里裝著白花花的細鹽,以及一筐子大海貨
趙寰道“已經下雪,一晃眼就要過年了。海貨凍著,還算新鮮,你們用蔥姜蒜去腥,只隨便清水一煮就好吃得很。至于鹽,這是新開采出來的海鹽,祝各位以及部落的百姓,日子都能過得有鹽有味”
海貨貴重,鹽不算太值錢。李甄好吃,扒拉著海貨愛不釋手。
至于鹽
脫里聰明得很,知道定會來頭不淺。海鹽燒制費錢費力,趙寰能送鹽,估計,她已經有了取之不竭的海鹽
脫里思前,還沒想到后,嘴里的話就脫口而出“趙統帥這個海鹽,莫非是海邊能產便宜又大量的鹽了”
趙寰毫不掩飾道“脫里可汗想得沒錯,只如今鹽場還少,所產也不算多。待多了以后,給你們部落的鹽,可以便宜一些。不過,希望你們各部的牛羊馬匹奶酪等貨物,也能跟著便宜下來。”
漢沽鹽場用埕砍曬鹽法,在海邊潮水線之內建鹽埕,利用潮起潮落曬鹽,取鹵提純。不僅省了柴火,還省了勞力。如今漢沽鹽場的規模不算大,剛出了第一批鹽。
一旦天氣冷下來,海邊的曬鹽就會變慢。不過趙寰也不擔心,漢沽漫長的海岸線,只天氣好時曬的鹽就足夠了。
除了漢沽,還有密州的板橋,此地在以前曾有繁華的港口。如今被金人糟蹋得一干二凈,海船被擊沉,海外的商船也不敢貿然前來停靠。
趙寰除了在板橋開鹽場,此地的港口也啟用,與直沽的港口兩地,一起設立市舶司。
各部可汗互相看了一眼,神色各異。
這就是要拿鹽,來換他們的牛羊馬匹了啊
趙寰將他們的反應看在眼里,跟著不緊不慢道“以后的粗布,針線等小貨物,大宋每年免費奉送一部分。年后諸位各部修城池,學堂工匠要吃的鹽,大宋半買半送。”
粗布針線等貨物,是便宜了底下的奴隸們。對于脫里他們這些可汗來說,他們看不上,沒甚好處。
但奴隸也是他們的財物,奴隸過得好了,能更好伺候主子。可汗們也就跟占了便宜一樣,暗喜著接受了。
可汗們當然愿意修建城池,住帳篷哪能與住在宅院里相比。大宋的宅院,屋宇重重疊疊,亭臺樓閣精美華麗。
怪不得金人從大宋搶了錢財回去,就忙不迭要修皇宮,都城。他們自己不會,還從宋朝擄了工匠前去幫著修。
如今趙寰會送工匠前來,教他們修城修宅子。修城的奴隸工匠們,脫里他們不會考慮他們吃得是否好壞,但鹽萬萬缺不了。缺了鹽沒力氣,哪還能干苦力活。